經過三個月的內測,我們發布了Dashlane的首個“公開版”,這是一款安全性強、富于創新的產品,主要用于全網的個人資料輔助處理、密碼管理和點擊支付的購物平臺。由于產品上線是大多數科技創業公司都會經歷的過程,我覺得有必要將自家企業成功跨過這道坎的經驗教訓分享給大家。下面是我們從這次產品上線的過程中學到的七條重要經驗:
1.產品不能,也不應永遠停留在測試階段。
有些產品的測試時間出了名的漫長,Gmail就是個顯著的例子,從嚴格的意義上講,Gmail誕生的前五年都處于測試階段。這樣的時間分配顯然不會阻止公司成長,而一直保持在測試狀態或許能讓用戶對那種所有新產品都可能存在的漏洞和瑕疵寬大為懷。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只要條件具備,就應盡可能讓產品早日上線,原因主要有兩點。
首先,遲遲不上線會使產品被提及的次數慢慢減少。Dashlane是一款實用程序,能夠幫助用戶管理他們的個人資料。基于這樣的性質,我們覺得如果不盡快推出“1.0版”,即便是“影響力大的用戶”在向別人推薦這款應用時也會猶豫不決。當然,自從上周上線后,產品被提及的次數增長了40%。
第二,遲遲不上線還可能妨礙業務的發展。我們的潛在合作伙伴曾經表示,只有等產品真正上線,才能與我們正式簽約,這也情有可原。
2.必須充分利用測試階段收集數據、發現問題,同時盡快對產品做出調整。
按照我們的計劃,內測是收集數據、發現問題的關鍵時期。我們采取所有必要的工具和方法確定用戶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我們還努力為第一批用戶創造盡可能便捷的反饋渠道。在實際操作中,事情的結果往往比預想中的復雜。
當然,你可以收集很多數據,但等到產品真正上線之時,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對用戶一無所知——甚至很可能對自己的產品也不甚了解。你可能收集數據不對路,即便對路,也難以妥善分析,因為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問題的關鍵在于,你應根據實際情況,在產品的測試階段不斷調整收集、分析數據的具體策略。
就用戶反饋而言,你會從發言最踴躍的用戶那里聽到許多寶貴的意見,當然,你也希望傾聽他們的聲音。 但是,問題的關鍵在于,你應意識到發言不踴躍的用戶群體數量更為龐大,至少應給予同等的重視,因為他們有時會悄無聲息地直接停用產品。你應確保他們的意見也能及時反饋。
3.把握產品上線的最佳時機。
作為產品開發者,我永遠不會對自己的產品完全滿意,總會找到一些瑕疵。但是“最簡化可實行產品”的概念不是紙上談兵,因為你總有用不完的時間可以改善產品,甚至還可以投入大量的資源改進用戶不關心的那些功能。如果你發現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使用你的產品,而用戶咨詢的數量沒有用戶基數增長得那么快,那么你離產品上線的日子就不遠了。
4.從測試到上線,這一跨越本身不是什么重大變革。
在消費科技的時代,用戶的期望值很高,即便對于測試階段的產品也是如此。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新的應用程序不斷涌現,俯拾即是,消費者很快就失去了興趣,因此要想成功,必須在起跑線上就一鳴驚人。人們對測試階段的產品要求苛刻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些產品的測試時間太長,即便呼聲很高也遲遲不上線,因此“測試”這個詞已經或多或少失去了原本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質量低劣的產品根本不能發布,即便處于測試階段也是如此。產品最次也只能是某些功能有所缺失,但凡已有的功能就必須能夠使用——而且運轉良好。從這個角度上講,產品從測試到上線,這一跨越本身不足以改變你的人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