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講過了如何看待商業模式,以及通過四象和八卦簡要分析了互聯網行業“天時”,也做了一些判斷,這次也該說到創業團隊了。
通過參與數百家創業團隊的交流和調研,以及結合本人過去創業的歷程,我認為創業者的修煉要過“三關”,第一關是家庭,第二關是金錢,第三關是堅持。
一、舉例子
從做天使投資以來,我一直在和初創的企業家做朋友,我舉一個我顯著不會投資的情況,然后我們來試圖得出一些結論。在這里事先聲明:因為每家機構或個人的投資都有其特色,也固有一套邏輯和體系,所以這里的結論僅僅作為個人經驗的分享。
背景描述:創業者向我講完他的BP之后,告訴我打算出讓20%股權,200萬人民幣金額。這個創業團隊跟我們機構沒有熟人圈子介紹,是通過微博認識的,陌生的那種。
我問他:你做了多久;核心團隊成員在哪兒,全職做還是兼職做;
答:暫時還沒啟動,資金不夠;團隊成員目前是兼職,大家都在籌備,李某某目前在某某某技術公司工作,張某某在某某某管理咨詢公司工作等等。。。
問:你們自己打算出資多少?
答:我們自己以前都是在上班,經濟上比較困難,可能不會考慮出資來做這件事情,如果自己出資,萬一其他資金沒進來,就死掉了,做這件事情要花很多精力金錢的。
問:(其實這個時候,我已經有了一定的判斷了)你們在某某某公司工作,應該收入方面不錯啊,買房子了嗎?
答:買了
問:債轉股如何?你們只是一個Idea,初期風險非常巨大,你可以不出資,但是用某某物品或房子或債券做抵押如何,然后經過一二個月之后,產品有了雛形,我考慮轉成CYE股權如何?(這話是我臨時杜撰的,只是想考驗他個人以及團隊的決心,事實上,我們機構從來沒有這樣操作過,對方是不知道這個情況的)
答:可能這樣對我們來說,風險太高,不能接受吧。
問:家庭支持嗎?
答:如果那樣子的話,放棄過多,老婆孩子這個事情不好說啊。。。
最后大家是寒暄了幾句,讓創業者離開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