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在關于商業決策的所有話題里,價格心理學似乎始終是被研究得最少、價值最被低估、最為言之過簡的一門學問。
制定價格是一場心理戰。如何將這種定價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以獲得最多的商業利潤,值得企業經營者下工夫。我想要強調的是,定價絕非“成本加利潤”這么簡單,成本只能告訴你最低售價,但并非合適的售價。你的價格必須根據你向消費者提供的價值,而非你付出的成本來制定。
當消費者首次遇到一種新的產品或服務時,他們通常對該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并無多少概念。在少數情況下,該產品或許會產生可量化的實惠。你可以推出各具特色的商品,制定不同的價位。讀懂消費者的心聲,并不需要他們直接回答,而是要觀察讓他們做出選擇的商品差異是什么。
推翻成本定價
對于很多公司來說,計算成本僅僅是為了制定價格。成本計算是定價過程中重要的一步,但這還遠遠不夠。推廣產品或服務所需的成本,只能告訴你最低售價,但這并不是合適的售價。
原因之一就在于,合理的售價應該將銷售量考慮在內。每銷售一個件產品或提供一次服務就會帶來可變成本,即出產每件產品或提供每次服務時所需要的直接材料成本。而固定成本指的則是你成立、擴張公司時的資金投入以及每月的運營投入。你只有將這些固定成本分攤在每一件售出的產品上,才能算出保本價格。但是,你無法預知最終能賣出多少件產品。另一方面,你所能賣出的產品數量反過來又受到定價的影響。
這就導致你幾乎不可能精確地計算出最低價格了。價格計算循環往復,除非你對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有著極其詳盡的了解(然而,要達到這種程度幾乎是不可能的),否則你不可能計算出最低價格。
在這樣的情況下,你需要仔細分析公司的財務狀況,并了解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差別,這一點對于如何將產品利潤最大化非常關鍵。需要明確的是,所有價格都必須與可變成本持平,不過有些定價策略是專門為與固定成本持平而制定的。
在此,我想以我的朋友麥琪銷售巧克力茶壺的案例來作說明。在固定成本方面:每只茶壺需要的可變基本成本為19便士,為期超過3年的創業成本為33萬英鎊(每年平均創業成本即為11萬英鎊),每年的營銷成本和日常開銷為25萬英鎊。而可變成本則是基于每年的銷售量而變化:例如,每年銷售10萬只,則分攤到每只茶壺上的創業成本為1.1英鎊,分攤到每只茶壺的日常成本為2.5英鎊,那么最低售價為3.79英鎊(茶壺的基本成本與創業成本、日常成本之和);如果年銷量達300萬只,則分攤到每只茶壺上的創業成本和日常成本分別為3.7便士和8.3便士,最低售價為31便士。
如上所述,你會發現最低售價是根據你售出的產品數量變化的。這就使得預估銷售量變得非常重要,只有擁有預估銷售量,你才能清楚怎樣的市場定位和你的成本相適應。
在這個例子中,巧克力茶壺公司知道,他們不能追求批量生產的定位策略,這種策略會使他們與出售茶包以及速溶咖啡的公司競爭。如果他們沒有信心至少賣出一百萬只茶壺,那打通超級市場這個渠道,根本是不可能的,如此一來,他們就只能在咖啡館里出售茶壺了。
以上信息為你的定價策略注入了重要的內容,檢查了你的成本結構,但這只是你定價過程的開始。請千萬不要在成本的基礎上簡單地加上一點利潤就得出你的定價。這樣做,就是沒有利用好手中的資本,而更糟糕的是,你向你的客戶發出了錯誤的信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