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最讓葉仁浩頭疼的“關系問題”后,menue開始了它向日本本土化公司的轉變。
可以說,作為一名外國人在日本創業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開始我想把公司打造成比較中國化或者美國化的管理風格,但經過實際情況后才發現,無論是你招募員工還是邀請投資方前來投資,他們對于外來者太缺乏安全感,因此本土化管理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所以menue變成了一家十足的日本公司。
并且,日本人的動作非常慢,他們對于每件事情需要進行反復的思考,也因此不少從國內過來的人在開會時會感到很不習慣,日本人會覺得這樣可能不行,那樣也許不行,反復不停地考慮這考慮那,所以很簡單的一件事情會被這些顧慮拖的非常長,導致效率很低。
而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日本人的工作時間很長,基本上每天都是9點上班,12點下班,每次到了下班時間我都準備走了,但往往看到多數日本員工都坐在座位上繼續加班,他們的社會壓力很大,會覺得大家都在加班,我就這么走了很不好,可我們公司又沒有加班工資,所以我很難理解他們的這種行為。而他們坐在位置上也不會去娛樂,我記得早先年國內公司剛起步的時候,由于大家都是21-23歲左右的年輕人,非常愛玩,于是很多人中午都會去看看視頻、打打游戲,甚至到了下班后管理者、員工們集體玩魔獸爭霸,你會發現整個公司搖身一變成了網吧。
其實,我覺得日本人跟國人間處理關系的方式有點類似,但具體到操作模式上又是完全不同的,比如說跟一名漫畫家打交道是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前期準備至少需要6個月,當中會經歷很多繁瑣的過程,但是他們一旦決定與你合作,就會非常誠意,而且之后的業務溝通也會非常效率。日本漫畫家們是非常具有想法的,他們往往會在各種事情上突發奇想出各種idea,他們很了解Cye.com.cn消費者需要什么,比如漫畫上的字體、感覺、表達方式等等,所以說最懂日本人的只有日本人自己,而這方面美國人就不同了,很多美國人都不知道美國人需要什么,但日本人絕對清楚日本人的消費需求。
在日本,產品的外包成本很高,這當中的花費不像美國主要集中在開發人員的工資上,而是各種紛繁復雜的流程成本。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我們在開發一款新產品時需要經過申請、反饋、再申請、再反饋的流程,這中間需花費2個月的時間,然后STEP(決策產品各項功能階段)花費1個月,再是2個月的Coding(程序集中實現軟件功能時期),最后是1個月的QA(質量檢測),終于一款產品問世可以進行測試了,緊接著我們需要召集各個開發部門的主管開會商討,當需要進行更改時就又讓人頭疼了,因為又需要重新走一次之前的流程,往往改一個小內容,可能會花費6個月到1年的時間。可是這些流程又是無法避免的,因為一旦你取消了任何看似不必要的步驟,員工們會很不習慣。也因此,menue經歷了一段高開發成本和長開發周期的創業過程。
在menue成功盈利之前,尋找創業資金維持公司運轉是葉仁浩率必須解決的問題,目前menue的主要投資企業均來自日本,而葉仁浩自己則是menue最大的個人股東。
關于投資方,我的合伙人里有一名專門負責尋找投資的人,最開始是有一些天使投資,我記得第一個人投給我們只有1萬美金,接著是陸陸續續的天使投資進來,但金額基本上維持在每筆1、2萬美金左右,后來有一個日本投資方給我們投了10萬美金,算是比較大的一次投資。在menue盈利之前,我們做java游戲本身也有一定的收入,每年約300-400萬美元,因此可維持公司的生存。
隨著menue業務越來越大,投資金額也逐漸增大,雖然2004年起我獲得了menue的第一筆投資,但直至2008年才完成menue的三輪投資,目前menue多數的投資方都是日本企業,其中包括銀行、廣告、PE投資、ISP等等,而這些投資者里面只有我是中國人,其余都是公司層面的投資,每個投資企業考慮的角度都不一樣,比如ADK主要考慮Media層面的事情,不可能將精力集中在menue,而其他投資方也有自己主要考慮的方向。
至于什么時候日本方會給你投資,這得看你的公司究竟有多“日本”,因為只有你的公司從管理模式、運行方式到員工形式等各方面全部遵循日本的那套方式,例如公司內部所有人都講日語,員工都依照日本式的想法、規定進行辦公等等,投資方才愿意給你錢,因為這樣他們才會感到有保障。雖然這些準備工作很繁瑣,但當你準備充分后你會發現,其實在日本貸款是件比較幸福的事情,因為他們的貸款利率非常低,年利率僅2%,而且不需要個人簽擔保,所有擔保都由公司來承擔,也因此,投資者對于公司的管理要求非常高,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需要你的公司變的如此“日本”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