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InfoQ主辦,2013QCon全球軟件開發大會(北京站)于4月25日-27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召開,作為年度軟件研發技術交流盛會,大會云集了來自國內外頂級軟件研發大師和各開發領域一線專家,帶來了年度技術最強音。
騰訊云總經理、騰訊開放平臺副總經理陳磊出席了此次盛會,在開放平臺專題中,就騰訊開放平臺的技術經驗和參會者進行了深入分享與探討。
開放平臺構建生態體系
4月27日,在大會主會場,騰訊云總經理、騰訊開放平臺副總經理陳磊帶來了主題為《開放平臺的大數據挑戰》的精彩演講。
面對越來越多的平臺加入開放的行列及產生的豐富數據,陳磊表示,開放平臺的核心價值就是分配流量和消費資源給開發商和應用,解決平臺效率最大化重要手段就是大數據。
陳磊談到騰訊開放平臺時,指出“它首先是全方位的開放平臺,海量用戶關系鏈的開放,同時包括觸達海量用戶的渠道,開放平臺上被用戶廣泛使用的而且喜聞樂見的功能,比如相冊、音樂、視頻、微云等等,把這些功能開放出來,讓開發商在這些強大的功能之上繼續創新。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形成一個生態環境,讓大家在這個生態環境中能夠創造價值。”
同時,陳磊提到 “在騰訊開放平臺體系中,我們為開發者提供的平臺主要有社交渠道、社交廣告——廣點通,而開發商和平臺的利益是一致的,所有平臺的大數據必不可少。”
“大數據就是解決開放平臺效率的重要手段。”陳磊強調道。
海量、精準、實時挑戰大數據
面對在開放下的平臺帶來的大數據挑戰,陳磊表示,海量、精準和實時是處理大數據時的最大挑戰,比如騰訊每天有近3億用戶使用30多萬應用,每天新增100TB的統計數據,可以用來分析用戶使用應用傾向的維度有100多萬個,通過用戶的興趣與愛好,我們每天做這些分析要跑上萬個Map/Reduce Job,處理上百億用戶行為反饋。
而從大數據的精準角度來看,面臨的挑戰則更大。陳磊坦言,錯誤數據、大海撈針、快速迭代都是經常遇到的問題。
“比如一些網絡注冊用戶的年齡、學歷、職業等信息,很多時候都是明顯虛假,一個玩復雜電子游戲非常厲害的人注冊年齡可能只是幾歲,但是通過其好友年齡分布、微博上Follow的名人、粉絲群年齡分布及不同社交平臺的注冊年齡校驗,發現原來是個40歲的大叔。用戶的學歷、職業都可以通過這種方法進行驗證,數據關系鏈還是非常靠譜的。”陳磊的精彩演講讓現場氣氛頓時活躍了起來。
演講最后,陳磊強調,大數據依然是解決開放平臺效率的重要手段。我們希望借由騰訊全方位的開放平臺,比如QQ、微信、騰訊微博、視頻、搜索等,通過這些平臺既可以實現海量用戶關系鏈的全面開放,還涵蓋觸達海量用戶的渠道。我們希望做到大數據的海量、精準和實時,最終達到大數據的快與穩,細分與泛化的協調之美。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