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身為主管,我們一直在管人,卻好像一直都管的不好,為什么?為什么人人都在做事,卻無法達到我們的標準?為什么人人都很忙,銷量和服務質量卻難以提升?
4S店一般有三個層級:經營層、管理層和執行層。經營層是總經理;中層為銷售經理、售后服務經理、市場部經理等;執行層員工包括修護、接待、會計、市場、銷售等,就連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也應列入執行層人員編制。
每一層級應該做的事情都不一樣。經營層要掌握公司未來發展的步驟和策略,并和廠家的步驟策略相協調。但是只照廠家的方式來做就一定能達到目標銷量么?這樣的想法未免有一點天真。因此,經營層的總經理除了要執行廠家要求的一些步驟和策略外,還必須考慮,跟同一品牌的其它4S店,甚至跟他廠牌的4S店相比,自己獨有的最大優勢是什么。明白了這一點,4S店的日常管理,包括質量、流程、走訪、人員分配等監督和查核就能夠有法可依。
質量管理:舉例來說,客戶來店提供的免費飲料界定質量標準沒有?是在提供飲料之前詢問客戶:“你是喜歡冷飲還是熱飲?我們有很多飲品可供選擇,您喜歡哪一種?”還是連問都不問,隨意倒杯水給客戶?所有員工的工作都要有質量標準。
流程管理:從客戶來店/電到成交提車,整個銷售流程是否順暢?不順暢的原因是什么?是銷售人員對車子的說明客戶不能理解?還是承諾給客戶的優惠沒有兌現?或者客戶付款前后服務態度有很大差異?再看看客戶來店維修,從描述問題到修完提車這個服務流程的各個環節,客戶是否滿意?是維修質量不過關?還是維修時間過長,造成客戶多次催促?或者是維修價格讓客戶心生疑問?這些都屬于流程管理,說的再具體一些,流程管理就是不斷地審視流程過程產生的問題,以及該如何解決?
走動管理:親自到展廳看看,檢查一下展車是否干凈?檢查一下交車是否落實?維修車間的客戶的休息區內,客戶反饋意見如何?要定期走動檢查,眼見為實,而不是悶頭坐在辦公室里,這樣永遠都不會發現問題。
分配管理:人員的分配是否到位。換言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事情做?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在做?做得到位不到位等等。例如展廳的銷售和客戶接待是由銷售人員負責,如果4S店是5:30下班,而客戶5:28分才進門,員工應該如何接待?假如客戶不是一個人來,是老人、孩子一家子來,而4S店員工此時正要參加夕會,你會怎樣處理?是立刻由相應的銷售人員迎前接待?還是去開會而把客戶晾在一邊,沒人送水,沒人介紹?甚至告訴客戶我們要關門任其走掉?這種情況的人員分配管理不到位,客戶不但再也不會到你的店里買車,甚至可能要告訴他身邊每個想買車的朋友:千萬別去這家店,他們的服務不好。所以在工作分配上目光要放得更廣一些:凡是與客戶有關的事情都要有人去做。
當然,工作分配中需要注意的還有很多,比如不患寡患不均的問題。如果5:28分進店的客戶經常出現,而每次你都叫離家近的小王去接待,那么小王肯定心理不平衡;如果這個時間進店的客戶成交的機率大,那么其它的銷售人員肯定心理也不平衡。作為管理者你該做的是,要么延長營業時間,要么調整銷售人員的接待頻率,盡可能安排得當,也就是“均”。
綜上所述,4S店的總經理不僅要考慮大的策略,還要親身去執行,才能把整個店頭人員的服務意識提高,這是在總經理的位置上必須清楚的職責規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