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陳氏三兄弟”分分合合、起起落落的宅急送,2013年全面轉型。
昨日(8月8日),宅急送總裁鄭瑞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透露,昔日以直營、項目物流為主的宅急送自今年起,全面進軍淘寶業務,開放地縣級加盟,并且計劃3年后上市。
而8月4日起,宅急送已斥資2億、正在行進當中的全網路由大切換,就是其從傳統項目物流轉型標準快遞的標志性事件。
鄭瑞祥將此稱之為宅急送的“二次革命”。快遞江湖十數載,風云變幻,宅急送究竟能否再占“山頭”,都將在此一搏。
進軍淘寶
“進軍淘寶”、“平臺開放”、“貨量為王”,任何一條,對于宅急送來說,都可謂歷史性轉折。
鄭瑞祥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事實上,2007年發自陳平的“小件革命”在宅急送內部一直備受認可,只是由于陳平出走時公司必須首先實現扭虧而暫時擱淺。
“2009~2012年,宅急送扭虧以后一直處在平衡微利的狀態。”鄭瑞祥說,盡管如此,在外界看來,卻早已是風光不再。
促使宅急送開始重視淘寶業務的,正是2012年“雙十一”連續一周日均處理包裹超3000萬個的快遞神話。鄭瑞祥表示,宅急送當時和順豐、EMS都是第一次參與淘寶“雙十一”大戰,立馬受到震撼。
對中國快遞業而言,沒有比淘寶業務更大的市場了。受此觸動,宅急送董事會確定了以“COD為核心,全面進軍淘寶”的戰略,并隨之特別成立了“電子商務部門”。
鄭瑞祥昨日告訴記者,目前,淘寶業務量已經占到宅急送總業務量的50%,而要知道,從1994年成立之初一直到2006年,項目物流一直占據著宅急送業務的絕對主導,最高時候占比超過80%。
同時,鄭瑞祥強調,宅急送“二次革命”將堅持“淘寶快遞、項目物流以及國際快遞”三大業務的同時發展。
“未來淘寶業務快遞的理想比例將是提升到占總業務量的60%~70%。”鄭瑞祥說,淘寶業務收入目前只占到宅急送總收入的30%。
開放加盟
盡管宅急送的轉型受到業內認可,但還有一個嚴峻的事實就是: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通告,今年上半年,宅急送3次入列投訴率最高快遞公司的前三名。其中最主要的投訴集中在延遲遞送。
“的確如此。”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的鄭瑞祥對此坦言,投訴主要來自淘寶業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隨著宅急送對淘寶業務的全面進軍,原有的生產線及工具已經嚴重不適應產品結構的調整,大而全,但不夠聚焦,相比“三通一達”有差距。
鄭瑞祥表示,過了春節以后到今年3月,宅急送去年“雙十一”期間發展的客戶流失得非常嚴重,路由改造因此勢在必行。
“這次8月4日開始的路由調整,不是簡單的優化,而是從產品-路由-資源-操作全面的再造過程。”鄭瑞祥表示,再造初期,全網提速線路就高達6萬余條,65%的“地-地”產品時效提升1天以上,同時減少了25%的中轉節點操作,航空路由再造也將在8月20日前完成切換工作。
此外,宅急送另一個重要轉型,就是比肩順豐“直營”模式的開放:從今年開始,宅急送地、縣級全部采取加盟形式。宅急送計劃,截至今年8月底,增加3200個加盟網點。據了解其目前已經完成1700個。
不過,鄭瑞祥對記者強調,地級以上平臺仍然保證直營,區別于“三通一達”的多級加盟,宅急送只做一級加盟。“深度平臺直營+取派末端加盟”成為宅急送獨有的模式。
事實上,宅急送開放地縣加盟的另一個深刻用意還在于——“甩包袱”。
鄭瑞祥坦言,直營模式下進軍淘寶業務,成本和價格是完全倒掛,尤其越往下,注定越做越虧損,開放加盟后,既能解決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問題,又能非常有效地節約成本。
3年上市
為外界關注的是,歷經起伏跌宕的宅急送,在2012年重提三年上市計劃。
對此,鄭瑞祥昨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市的必要前提就是此次 “二次革命”的轉型成功。而衡量轉型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首先就是年底峰值能否突破100萬單/日。據其透露,目前,宅急送的日均送貨量已經達到50萬單。
對此,有業內人士評價道,宅急送的轉型已不只是業務結構的調整。打破故步自封的局面后,還表現在——職業經理人的引入。
一度被譽為快遞界最大“黃埔軍校”的宅急送從去年開始,已經引入職業經理人,包括此次決定轉型成功與否的平臺升級領導小組負責人——陸國榮,曾擔任多家快遞公司的重要負責人,就是去年被特別引進的、現任宅急送副總裁。
據鄭瑞祥昨日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如果這次轉型成功,宅急送明年就將可能以股權稀釋的方式對外融資,這對于近二十年來都堅持絕對家族企業的宅急送來說,實為不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