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合生元等6家乳粉企業接到了發改委一張巨額罰單,6.7億元金額堪稱中國反壟斷史上第一大罰單。然而這不過僅僅是個開始,中國曾因嬰幼兒奶粉事件在國際社會顏面盡失,貫徹今年5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工信部聯合其他九部委,正欲鐵腕治理整頓該行業,乳品行業風雨欲來。
隨后工信部官網掛出行動方案:要在本年內開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再審核清理工作,淘汰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質量安全保障條件不達標的企業。6月18日,工信部再度組織國內127家乳粉生產企業召開專門會議,兩天后,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食藥總局、工信部等9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對嬰幼兒乳粉質量安全進行統一部署。
工信部副巡視員高付公開發表演說“爭取用2年時間,形成10家左右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和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將行業集中度提高到70%以上”。這意味著國家將很難再發出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資格許可,至少兩年內不會再看到,127家乳粉生產企業將開展兼并重組,將有2/3企業被淘汰。
而就在今年5月下旬,西部牧業(sz.300106)控股子公司花園乳業獲得新疆第一張嬰幼兒配方乳粉準入牌照,“閉關”前獲發,彌足珍貴。
“這次國家倡導大規模并購重組的原則就是,只要有原料基地,能充分保證原料數量和質量的就保留,反之許可證將被收回”,繼上市之后,西部牧業徐義民感覺到企業發展的第二次歷史機遇又迫近了。
“就中國現有乳業格局,國家采取這樣一些措施后,對各個企業來講都好,不管是被整合的,還是要做大的”,因為整合后的企業無需每天提心吊膽,不知道收購來的奶源會存在什么隱患,整體行業的發展也更趨良性。徐義民說,實際上,西部牧業不但擁有完全屬于自己的養殖基地,而且在石河子方圓幾十公里內,還有分屬不同養殖戶的4萬多頭奶牛,都歸西部牧業統一管理,統一分銷。西部牧業不但能保證自己生產,同時也是伊利、旺旺和娃哈哈的奶源供給者。
過去幾年,因奶價持續偏低,而肉價不斷上升,寧夏甘肅等地大量奶牛被宰割,導致近兩年牛奶數量緊缺。而中國目前乳制品需求自然增長,保持在每年15-20%。“我們應該學習日本,把奶牛作為一個戰略產業來規劃,保持奶牛數量的穩定。如果奶源問題能得到保證,去年我們的嬰幼兒配方奶粉也就不用滿世界去買了”徐義民說。
資本市場總是反映行業、產業格局變動的最快風向標。2013年上半年,白酒和乳制品冰火兩重天,白酒全線下跌,白酒板塊跌幅25.6%,唯一跑贏行業的僅有茅臺。而乳制品則全線上漲,其中貝因美大漲92%,伊利和光明也上漲超35%,西部牧業近日連拉漲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