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工傷保險:48小時生死線
6月19日,網絡上出現一篇題為《未成年民工晚死1小時不算工亡 逼人早死?》的網帖。該網帖稱,湖南婁底籍17歲民工陳果,在東莞市石碣鎮打工時重度中暑死亡。由于陳果在發病后第49小時去世,其家屬時隔20天仍未能得到賠償。
他們被告知,我國《工傷保險條例》第15條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陳果是發病后第49小時死的,不算工傷。
其實,關于工傷認定的糾紛和訴訟一直不斷。不只是48小時生死線,要認定工傷,不是那么容易。
5、生育保險:必須有單位
生育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但是如果沒有工作單位,就很難享受到生育保險。因為生育險必須由單位統一繳費。也就是說,全職太太就無法有生育險。
生育險至少要繳費滿一年以上才可享用。生完小孩后還要繼續繳費,不交的話后期計劃生育方面的福利就不能享受了。
6、住房公積金:長期不用不劃算
很多人都知道,每個月單位交的住房公積金越多越好,將來買房子、裝修都可以用得到。但是對于不買房子,或者短期內不準備買房子的人來說,公積金就這么存在賬戶上,并不劃算。
因為公積金中,當年繳納的部分只能獲得活期存款利率,而以往年度繳納的資金,只能獲得三個月的定期存款利率。在通脹加劇的情況下,顯然不如自己用來投資,甚至不如銀行一年期的定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