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時代,我的三點體會
所以在今天我們從這粒枸杞說起,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三個經驗,我這三個經驗我相信一定跟在座的很多人有共鳴。在今天進入電子商務時代以后,我們有三個非常重要的體會,第一個體會,今天的農產品或者說今天的土特產,今天的食品飲料,如果要想獲得最大市場份額,一定要堅決鎖定黃金一代作為我們的目標消費人群。
如果我們首先就沒有把人群搞進去,賣給誰,這個問題沒有想明白,我們很多營銷會偏離方向,為什么?在我們的研究當中,我們發現現在25歲到40歲這個年齡群是最具有購買能力的,也是最有品牌鑒賞能力的消費群體。所以說近幾年來我們都是在這群人身上下工夫。我們越研究越覺得這群人非常有價值,他們的消費能力很強,同樣的他們的超前消費意識也很旺盛,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購買力確實很強。
所以你會發現大眾農產品賣給了大眾人,高價值的農產品主要賣給我們所說的黃金一代。如果說農業企業不敢把自己的目光定義為這樣的人群,我認為是沒有前途的。老年人對價格太敏感,大眾人群對價格也太敏感。原因是什么,在根源上我們犯了錯誤,對人群的判斷。
我的第二個體會是,從現在開始農產品的營銷一定要堅持以O2O營銷模式作為我們的主攻營銷方向。看一看現在中國兩個行業的代表型企業,一個是海爾,一個是蘇寧,都已經完全把自己的業務模式調整為線上和線下相結合。我覺得從我做15年營銷的經驗來看,我覺得這個一定是大勢所趨。而且我們傳統的農業企業做O2O模式,更有你的優勢和機會,只不過你要快速的轉型,從思維上到團隊上要完成這個模式的對接。
大家看O2O模式就是一張笑臉,如果你能夠把線上和線下打通,你的銷量有可能會迎來翻番的增長。剛才我給大家講枸杞的故事,其實它在當地創造過一個銷售奇跡,這家店叫中國枸杞博物館,創造了年銷8500萬的銷售額。大家說這個已經很不錯了,在一個地方一年可以賣8500萬,今年到目前為止它在線上的銷售已經突破了3000萬,明年再造一個博物館,再造一個奇跡翻番,我覺得是完全有可能的。所以線上和線下一旦打通,它的想象力是無窮的。現在每一個去枸杞博物館參觀的游客拍二維碼都得到獎勵,由此我們可以鎖定每年有30萬的游客進入到我們的數據庫,每年線上線下的客人真正做到源源不斷。
所以前兩天中國已經發布了4G牌照,中國的手機上網速度、通訊能力會有質的飛躍,相當于我們從羊腸小道,跑到了高速公路上面,它一定會給我們的消費者營銷帶來巨大的機會。可以說以后像我們畫的這張圖,社會化媒體的各種手段都可以通過手機輕易的獲得,產品信息、品牌信息、價格信息、廠家信息。其實在手機寬帶時代已經完全可以實現,所以我們內部有一個大膽的論斷,再不談O2O你可能就OUT了。從現在開始我任何一個客戶都要求他必須考慮嶄新的營銷模式怎么做。
我的第三個體會,做農產品一定要堅持以戰略新品作為突破口,也包括在座的很多企業家在內。我一直在提倡一個觀點,做了十多年的營銷以后,有兩句特別重要的話想跟大家分享。第一句話叫產品是企業最大的戰略,過去我們熱衷于空談戰略,每年都要重新制定戰略,但是我現在發自內心的認為,產品應該是我們企業最大的戰略。第二句話是產品創新是企業最重要的核心能力,一個企業說自己有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什么地方呢?如果你都不能體現在你能不斷的迭代,不斷的推陳出新,推出新產品。這個能力缺失了,這個企業的根基一定是不穩健的,這個企業的前景一定是值得人擔憂的。剛才有不少投資機構的領導,我們在一起交流,如果你投一個企業,這個企業沒有這種能力推出新產品,你看到的只是它的現狀,你看不到它的未來。在這樣思想的引領下,這幾年我們一直努力于把農產品的故事講好,把農產品的魅力加強。
通俗地講,現在做農產品有三句話特別重要,第一句話一定是抓新,第二句話一定是抓眼,第三句話是一定抓口碑,如果這三個東西做好了,你的產品想不火都很難。怎么叫抓新呢?要求洞察消費者的痛點、興奮點和癢點,農產品、食品安全這么危機、這么嚴重、這么有問題,你講任何問題都不應該忘記站在產品的立場上、品質的立場上打動他。所以這三抓,我剛才講枸杞故事當中大家都可以體會到,這個水果真的發生了什么變化嗎?每但是一個好的故事,一個好的背景的挖掘,卻讓它的身價翻一番。所以從這個概念上來講,我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在未來的日子里面工作努力,把中國的農產品的營銷做的更好,而且我也發自內心的認為,對于絕大多數的農產品企業來講營銷是你們最大的短板,這一管急需我們大家一起加油,把它補上,謝謝大家。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