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周鴻祎和雷軍都把自己當成公司最大的產品經理。
李彥宏:我花三分之一時間抓產品和技術。
喬布斯毫無疑問是公司最大產品經理。
百度“論語”:用戶需求決定一切。
百度“論語”:把事情做到極致。
雷軍:第二條極致,極致就是做到你能做的最好,極致就是做到別人達不到的高度。大家經常“恭維”我,說小米山寨了iPhone,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表達。好的東西是不可能被抄襲的。每次想山寨iPhone的時候,我看到人家那個圖標做得那么極致,就想我們能做到嗎?不行。我只希望通過每天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努力,能離偶像再近一點,再近一點。
在過去的 5 年間,美國共產生了 38 家市值突破 1 億美元的科技創業企業。這些企業的創始人都有相似的特性——對產品狂熱。他們往往親身參與產品開發的方方面面,以保證消費者手中的產品就是他們想象中的那樣。正因如此,一些創業者在企業上市后依舊擔任 CEO 一職,比如 Facebook 的 Zuckerberg 與 Zynga 的 Pincus。
雷軍:第三個要講的是口碑。我經常問大家一個問題,去過海底撈嗎?海底撈就真的比五星級餐館好嗎?為什么咱們比起會議中心就沒口碑,這個海底撈就有口碑呢?其實,口碑的的本質是超越用戶的希望值。海底撈在一個很破的地方,當我們走進去的時候它超越了我們所有的期望值,我們就覺得好。當我們去五星級餐館的時候我們期望值很高,怎么可能超越呢?
“為發燒而生”是小米的產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創了用互聯網模式開發手機操作系統、60萬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
11、都把握了當時的大趨勢,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
阿里巴巴:互聯網趨勢+電子商務。
谷歌:互聯網趨勢+搜索引擎。
百度:互聯網趨勢+中文搜索。
騰訊:互聯網趨勢+即時通訊。
Facebook:互聯網趨勢+社交網絡。
小米:移動互聯網+手機換代潮。
蘋果和微軟:微型計算機時代興起。
亞馬遜:互聯網趨勢+電子商務。
12、都非常重視速度和執行力
谷歌信條:越快越好。
Facebook: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比完美更重要的是完成;Move fast and breakthings.快速行動,破除陳規。
1999年底,李彥宏和他的團隊僅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就完成目前中國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開發工作。
百度“論語”:高效率執行。
一流的創意+三流的執行VS三流的創意+一流的執行,我寧愿選擇后者——馬云。
雷軍:最后一個要訣就是快,我堅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有時候,快就是一種力量,你快了以后能掩蓋很多問題,企業在快速發展的時候往往風險是最小的,當你速度一慢下來,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所以,怎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提速是所有互聯網企業最關鍵的問題。
13、都利用了頂尖的環境
1995年馬云訪問美國接觸互聯網;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總部設在杭州市,恰逢互聯網在中國剛剛起步;在經濟環境上,中國正好處于改革開放的成熟階段。
馬化騰是潮汕人,10來歲隨父母從汕頭到深圳;騰訊成立于1998年11月,總部設在深圳,恰逢互聯網在中國剛剛起步;在經濟環境上,中國正好處于改革開放的成熟階段。
2000年1月由李彥宏、徐勇兩人于北京中關村創立百度;在經濟環境上,中國正好處于改革開放的成熟階段,又逢互聯網在中國剛剛起步。
扎克伯格出生于紐約的一猶太人家庭;作為牙醫和心理醫生的兒子,扎克伯格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小就是個電腦神童。
04年3月,Zuckerberg,McCollum和Moskovitz搬到加利福尼亞州的Palo Alto市(譯者:斯坦福大學所在地,硅谷的發源地)。
1999年3月,Google將辦公場所搬至加州的帕羅奧多,這里是眾多知名的硅谷初創公司所在的地方。
布林出生在蘇聯,大約在6歲時與父母移居至美國,父母兩人皆畢業于莫斯科國立大學。
拉里·佩奇是密歇根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Carl Victor Page 博士的兒子,他從六歲就開始熱衷于計算機。
14、都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馬云是公認的高EQ,強大的個人魅力。
扎克伯格和蓋茨、喬布斯很早就是亦師亦友的關系。
扎克伯格在哈佛他修習心理學與電腦并加入猶太學生兄弟會Alpha Epsilon Pi。
15、運氣都不是一般的好
最懸的是當時與深圳電信數據局的談判,對方準備出60萬元,馬化騰堅持要賣100萬元,始終談不攏,只好告吹。
眾所周知,兩位創始人差一點就把谷歌的前身賣掉。
一名男子在一個加油站拿槍指著扎克伯格進行搶劫。扎克伯格跳上自己的汽車逃跑,沒有受傷,否則后果難以想象。
16、都是創新高手
百度“論語”:問題驅動;創新求變;允許試錯。
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核心價值觀:創新。
Facebook每隔幾個月就會舉辦一次黑客創新大賽。
蘋果的創新指數長期居全球第一。
在Google,要求工程師們每周都花一天時間在個人感興趣的項目上。這種近乎強制性的要求造成Google News之類的新服務品種出現。
17、都有足夠的耐性
在過去的 5 年間,美國共產生了 38 家市值突破 1 億美元的科技創業企業。價值破 10 億美元的九家創業企業平均發展時間為 7 年。發展時間最短的是 Instagam,僅用時 2 年;最長的是 Pandora,用時 11 年,名單上所有 38 家企業在上市 / 被收購前的平均發展時間為 6.9 年。由此可見,即便科技行業雖然有著傳統產業無可比擬的發展速度與機會,但羅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如果創業者想要取得耀眼的成就,需要有長期奮斗的心理準備,同時發展有長期奮斗意愿的團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