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服務到市場營銷、產品開發,再到高層管理者,他一直在變頻器產業摸爬滾打
朱興明:專注于一個行業總有回報
從研究生畢業分配到深圳一家小企業做技術開始,到華為電氣和美國EMERSON公司擔任高層管理人員,最后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深圳市匯川技術有限公司,朱興明一路親歷了變頻器產業在中國的發展,他回憶來時路說:“每走一步都是財富,一直在接近我最初的夢想。”瞄準高端市場創業
十年的打工生涯,從技術服務到市場營銷、產品開發,再到高層管理者,專注于一個行業的經歷讓朱興明有了深厚的積累,也培養其對行業機會敏銳的觀察力。“從一開始我就瞄準中國中高端的裝備制造業,變頻器是裝備制造業必備部件,當時幾乎被國外變頻器獨占,而且每年還在以20%速度增長,這對立志做國產最好品牌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看到了機會,就要趕緊行動,抓住機會。“我們的創業團隊為此作出了艱苦的努力,首先就是要提升核心技術。矢量控制是高端變頻器最核心的技術,可以滿足很多行業的高端應用。但是這個技術有很多細節,如果不處理好,大規模批量化的應用一定會遇到很多問題。我們就在這些技術細節下大工夫,同時,針對中國客戶需求的特殊性,我們也加強了可靠性技術的攻關,使洋品牌難以解決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這些被實踐檢驗成功的技術細節,已經給國內中高端應用的客戶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小企業具有大優勢
如何從眾多變頻器企業中脫穎而出呢?朱興明有自己的“殺手锏”:最重要一招是對應用技術精耕細作,把傳統PID算法跟工業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快速性真正結合起來,使產品在涉及到同步控制、張力控制等應用場合時顯示了巨大的優勢。高檔的涂布機、七電機的凹印機、拉絲機、鋼簾線、雙變頻卷染機等,都體現了在應用技術上的領先性。第二招就是綜合成本優勢;第三招就是服務優勢。
朱興明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力爭產品在中國最主流行業的主流客戶中大批量使用。“我們一定會把國外最優秀的品牌作為追趕的目標,始終把高端、特色、專業作為我們產品開發的方向,加大投入,不斷提升我們的技術水平,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公司長遠的核心競爭力。”夢想會創造更多奇跡
朱興明是個專注的人,他認準的事情只會鉚足了勁干到底。“創業初期兩年,我不做廣告,也沒有與政府部門打交道,只是一心一意把公司經營好,最初的想法就是擺脫生存的危機,盡快摸索出公司的經營模式和盈利模式。”
“目前第一階段的任務基本完成,二次創業的夢想已經在我們的規劃中。”朱興明表示,從匯川整體的發展來講不會片面追求發展速度,而要追求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占有率的同步健康增長。“我們不會因為要做大而去影響品牌的美譽度,而要在品牌美譽度和市場增長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是我們長期的一個策略。”
人物素描
朱興明上世紀60年代出生于湖南,現任深圳市匯川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跟很多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踏上深圳這塊土地的年輕人一樣,當老板是心中的夢想。經過十年打工生涯后開始創業,我現在已完全沒有當老板的感覺,我只是一名團隊的領頭人,和我的團隊一起,為社會多做一點貢獻,為行業多填補一些空白,為員工多創造一些機會,就是我現在最真實的心態。”快言快語的朱興明給人印象是真誠率直。
對話
記者:你在中國第一家專業的變頻器工程和貿易公司工作了幾年,后來為何跳槽了?
朱:畢業之后,我在這家公司從技術服務工程師開始,慢慢轉到銷售,不過推廣的全部是國外的產品。4年多的實踐讓我認識到,這個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客戶需求也比較復雜,國外設備價格昂貴嚴重影響產品的普及應用。如果將來有一天,有國內的大公司可以自主開發產品,我一定會投身到這個事業中,并把我多年的積累貢獻出來。1997年,得知當時華為通訊要上這個項目,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我就毅然決斷,拋棄豐厚的待遇和客戶基礎,加入到華為。現在看來,我為當時的選擇感到非常榮幸,也很感謝后來華為的領導和同事給了我產品負責人的機會。
記者:您認為什么樣的團隊才能算是高效的團隊?
朱:從我自己的實踐來看,高效的團隊必須有4個要素:一是有一個非常清晰的組織目標;二是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和互補性的人才結構;三是清晰的組織架構和合理的資源配置;四是基于組織目標下的團隊合作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