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左右,溫州掀起了一場推銷低壓電器的熱潮,推銷中可觀的利潤讓他放下了剪刀。1980年,胡成國在柳市開起了五金店,一年后,他又在南京晉江租下一家店鋪經營五金器材,五金店成為他日后事業的最初開端。
“行商不如坐商,坐商不如立業。做貿易缺乏穩定的利潤來源,要取得長久的收益,還是要做企業。”1984年,胡成熱和哥哥、朋友一起通過高利貸借款50000元,投資成立求精開關廠。在這個只有8名員工,20平方米廠房的作坊式開關廠里,胡成國和他的合作者完成了企業資本的原始積累。
“那時候沒有銀行貸款,我們借的是2分5利息的高利貸(每借一元錢,每月利息2.5分錢),還款壓力很大。也沒有廠房,把自己的房子拿出去辦廠,自己住在租來的房子里。”兩年以后,求精開關廠有了起色,每年的盈利超過了2萬元。
“1987年底,廠里第一次分紅,我拿到了8000元的紅利。第一次賺到那么多錢,而且那時沒有百元鈔票,都是10元一張的,我和妻子數了好多遍,晚上數了白天再數,真是喜不自禁。因為這意味著開關廠已經走上正軌,我們至少可以過一種穩固的生活了。恰好同一年,妻子給我生了個兒子,可謂是雙喜臨門了。”
1990年,求精開關廠一分為二,求精開關二廠發展為今天的德力西集團。
1991年,胡成國與哥哥成立樂清德力西電子元件廠,自己出任副廠長;1993年德力西電子元件廠與求精開關二廠合并為溫州德力西電器有限公司,胡成國任總經理;1994年,成立浙江德力西集團,兩年后改名為中國德力西集團,胡成國任總經理和董事局副主席;1998年,德力西集團與7個自然人著手成立浙江德力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為企業上市做好準備,胡成國出任董事長。
與此同時,公司實行多元化經營、集團化管理,開始兼并溫州地區的小型企業,并在全國收購低壓電器經營點;1994年以后德力西將經營點改造為分公司,建立全國性的銷售網絡,逐步進行低成本擴張,截至1996年,德力西旗下的成員企業已經超過了100家;1997年,德力西重新將100多家企業合并成立大公司;1999年以后,德力西進行資本擴張,兼并杭州西子集團,并投資1.1億元在江西宜春建立生產基地,同時涉足房地產、汽摩修理等行業。
創業寶典二:借大城市之力做大企業
熟悉胡成國的人都知道他三進上海的故事。1993年他投資100萬元在上海成立了一家公司,但正是因為當時的投資環境還不完善,公司不久就倒閉了;1996年,不甘心的胡成國又投資240萬元兼并了市郊縣的一家開關廠,但由于控股雙方都缺乏經驗,合作最終流產。兩次吃了“閉門羹”的胡成國卻依舊矢志不渝,1998年,上海市政府制定了24條政策,吸引國內大企業集團來滬投資,上海青浦組團前往溫州招商,胡成國再次被打動了。
當年11月,胡成國在那里建成了中國德力西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總投資超過3億元,占地135畝,目前產值已經過億。不久前,他又征地200畝,進行二期工程擴建,3年內將再投資3億元建成集團產品研發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