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創業是許多人普通人都懷揣的夢想,可是由于自身資金有限,再加上經驗淺薄,許多有此夢想的人都因種種原因而被拒于創業門外。有些創業者,即便步入創業大門,可也由于經營管理無方,而導致店面蕭條。創業與守業原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個過程,如何做好這個過程?4月9日,“一大把”網站記者有幸采訪了廈門市湖里區家常飯莊的老板鄭勝鋒,鄭勝鋒結合自身經歷,對此問題進行了詳細而獨到的解答。
受訪者:鄭勝鋒 受訪者小介:鄭勝鋒(網名無痕),男,30歲。五年前年步入餐飲行業,曾在舒友海鮮酒樓做過職業經理人。并在二年前選擇自主創業,對小本創業有著自已的心得體會,現擁有二家家常菜館。
“一大把”網友河北投資問1:從給別做到給自已做,這二者之間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答:二者間最大的差別是責任不一樣。身為職業經理人雖然也肩負著滿足客戶需求,提升經營業績的重任,但其根本是對股東老板負責;處理不了的問題,還有股東老板最終處理;而身為餐飲業創業者除了對自已負責外,還要對全體員工和社會負責,而且沒有退路。
“一大把”網友河北投資問2:就目前有2家店面來講,做為老板在成本上調,人員工資上漲,人員不好招的情下,如保穩定管理,并發展壯大?
答:是的,我們目前面臨著餐飲業三價齊漲及招工困難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改變經營理念。隨著餐飲業的規范發展及相關成本的大幅增加,這個行業不再是暴利行業。在經營管理中,應做到以下幾點:應制定合理的經營目標;明確“開源”重于“節流”思路;重視規模化效應下成本降低;提升店內經營程序化和生產作業標準化,以易于管理和復制。短期內以優化穩定管理為重,減緩擴張動作。
“一大把”網友燈染黃昏:你對員工實行強硬制度還是獎罰分明來促進餐廳的進展?
答:首先,光靠強硬制度是推不動的;其次,獎罰分明最大難度是執行。獎罰分明的成功實施,需強硬制度的支持。作為社會餐飲業尚未規范,很難做得真正的公平。很多時候是法治為主,人治為輔的策略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