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書閣110號宿舍的喧嘩
在深圳大學的校園里,隨便問一個學生,沒有不知道“二手書閣”的。作為深圳大學里早期的學生創業項目之一,“二手書閣”以其實用和貼近性獲得了廣大學生的歡迎。作為一個可行性和實用性兼備的創業拓展項目,在深圳首屆“力勁·挑戰杯”大學生創業比賽上,《校園電子商務“二手書閣”》創業計劃從61份創業計劃中脫穎而出,獲得了大賽二等獎。
緣起:餐廳門前擺起小攤
2003年暑假,深圳大學管理學院2001級學生楊磊、張景輝、沈悅珊、羅志凌聚在一起,準備暑假做一次社會實踐。在探討了不少方案之后,不知是誰把話題轉到了“二手書”上面。作為學生,每個學期、每個月、甚至每天都要接觸、閱讀大量的書籍,但其中相當一部分在短期閱讀后就被擱置一邊,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另一方面,購買新書的成本又居高不下,不少人都希望用有限的資金擁有自己需要的書籍。如果能把學生手中現有的、擱置不用的二手書收集起來,再通過網絡售賣的形式把這些書賣給有需要的人,這樣一來既節省了購書成本又滿足了當前的需要,應該是個不錯的方向。
“我們先做個市場調查,看看市場需求到底有多大?”在楊磊的提議下,四個人說干就干,用幾天時間就趕制出了兩百多份有關“二手書”的市場調查問卷并在校內展開了隨機調查。調查結果令大伙兒振奮不已:44%的學生擁有10本以下“用不上”的舊書,76%的學生都認為舊書新用“有利于資源充分利用”。在這股熱情的推動下,幾個人向學校提出申請,在學校荔山餐廳門前擺起了小攤。
組建:宿舍成了工作室
無論是楊磊,還是“二手書閣”的任何其他成員,都沒想到這個舉動會有這么大的反響。從早上擺出攤位直到深夜,一直不斷有學生抱著成捆的舊書過來了。由于沒有太多的流動資金,大伙與前來的同學約定好:所有的書籍都是先放在“二手書閣”,暫時不支付任何費用,等到書本賣出后再按照售出價扣除10%“服務費”返還給原來的書主。很多同學都表示,反正二手書放在宿舍也是放著,不如干脆拿到一起售賣,也算是與大家一起互通有無吧。有的寢室甚至把寢室里所有的舊書一古腦清理出來,用行李袋送到這里。一天下來,不大的攤位上已經堆積了上千冊書籍,滿滿當當壓得幾個人連站腳的地方都沒有。沒轍了,大伙當天晚上干脆就地在書攤上搭了個帳篷,在書堆里度過了第一個難忘的夜晚。
書是收過來了,但這么多書放在哪里?又如何整理分類呢?作為男生,張景輝幾乎沒有多想就把自己的寢室讓了出來,自己則在校外租房另祝接下來,幾個人首先把上千冊的書籍全部搬進了張位于海桐齋110房的宿舍,然后逐一對書本進行編號分類,再就是找人建立“二手書閣”網站,對網站進行分類細化等等。
為了存放書籍和方便售賣,幾個人又湊錢購置了10個書柜和一臺組裝電腦,加上建設網站的費用,前前后后總共投入了差不多1萬元錢。對學生來說,1萬元并不是一個小數目,更何況還有大量的分類編目傳送工作要做。幾千冊書籍編號整理好后,還要對照書籍的編號和分區一一把書名上傳到“二手書閣”網站上。經過一個暑假的緊張籌備,2003年10月,“二手書閣”正式對外開放,并逐漸成為深大校園內最著名的學生創業活動小組。
接力:要把業務推向全國
由于最早組建書閣的一批學長已經先后步入社會,記者見到的是一批后來的接力者——古彩霞、阿派和桃子等人。此時正好是中午,幾個人幾乎一下課就抱著飯盒趕到了海桐齋110房。盡管外面下著大雨,但“二手書閣”門口卻熱鬧非凡:臨近期末,學生們都需要大量的復習參考書,價廉物美、門類眾多的“二手書閣”自然成了首眩小小的110寢室里,提供從訂購、找書、到成交的一條龍服務,很多學生都成了這里的常客。
古彩霞,管理學院2002級學生,目前“二手書閣”項目的主要骨干。為了進一步拓展“二手書閣”的業務范圍和項目改組,古彩霞和小組的其他骨干一起起草、擬訂了“二手書閣”的計劃書,其中大膽的設想和大量的市場調查分析令大學生創業比賽上的不少專家佩服不已。
“創業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熱情。”開門見山的陳述,古彩霞的言語中透露出一分同齡人所沒有的犀利與冷靜。她告訴記者,由于自己的電子商務專業背景,她加入這個創業小組后很快成為項目推廣的策劃和執行者。在參加大學生創業大賽之前,她已經在醞釀對“二書書閣”進行改組。目前,“收集舊書—分類管理—網絡訂購—貨到付款”這個流程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難以形成大規模的集約效應。古彩霞介紹,目前的書籍轉賣主要是由書主自行定價,售出后“二手書閣”僅根據實際出售價收取10%的“服務費”,而這一點費用僅夠基本的網絡和書籍維護,從書閣成立到現在,所有的成員都是憑著一股熱情和責任心在工作,沒有得到過一分錢的報酬。
古彩霞表示,經過“二手書閣”全體成員的反復商議,從今年上半年開始大伙兒決定對“二手書閣”進行轉型。首先就是騰空現有的書庫,“二手書閣’只是提供一個網上交易的平臺,讓買賣雙方自行交易;另一方面,就是效仿時下的商業網站進行廣告招標,通過提高網站的點擊量來獲得廣告費用,讓”二手書閣“產生實際的經濟效益。按照這個思路,”二手書閣“還準備走出深大校園,在廣州、上海、北京等高校較為集中的城市增設網點,每個網點都設立學生聯絡人,把”二手書“業務拓展到全國范圍。
不過,資金、管理和學生身份的限制始終是”二手書閣“創業的最大障礙,部分成員在實踐了一段時間后默默選擇了退出。但古彩霞認為,無論實際的效益如何,學生參與創業實踐始終是一件提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的好途徑。她告訴記者,過去她連商業計劃書都不知道是什么樣子,如今,她已經能根據不同市場要求獨立起草、擬訂出一份份計劃周詳、頗具創意的創業計劃、商業企劃書,課余時間還擔任了一家廣告公司擔任總經理助理。“實踐出真知”,這句老話也許是對這群年輕創業者最好的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