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1世紀開始的這7年里,營銷從理念到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然,變化的源頭是你的生活方式改變了。7年前雖然你家里的電視機沒有太多頻道可以選擇,但是你還是花了不少時間來看電視。7年前你上網的時間遠遠沒有今天多,7年前你購物的渠道及體驗也沒有今天豐富。
從7年間的發展,我歸納出7大商業營銷熱點。
1.網絡機會
每年美國《時代》雜志年底的最后一期,都會選出當年的“年度人物”。與歷史上的任何一年都不一樣,2006年的“年度人物”是“你”。這都是拜互聯網所賜,F在通過互聯網,你不但可以隨時發布你的觀點(博客)或錄像(YouTube),更可以與一些素未謀面但志同道合的人,共同編寫一本百科全書(維基百科)或一個軟件(Linux)。所以今天的網絡營銷,首要的任務是如何調動消費者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增加他們對品牌的參與,讓他們獲得更多正面的品牌經驗。
2. 媒體銷售
媒體不單是宣傳渠道,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媒體作為他們的銷售平臺,比如說購物網站或電視購物頻道。隨著消費者生活方式的改變,營銷與銷售的界限也沒有以前那么清晰。以前我們基本上都是看到電視或報紙廣告后,在傳統渠道(如超市)購買產品。但在這個年頭,我們有可能先在傳統渠道看到產品,但由于種種原因沒有馬上購買(如不清楚價格是否便宜),反而回到家后在購物網站把產品買下來。
3. 品牌體驗
與媒體銷售相對應的,是渠道營銷,F在在各種渠道,無論是超市、家電連鎖店或藥店,營銷越來越重要。因為消費者的選擇多了,他們本來看完電視廣告打算要買的產品,有可能在渠道碰到競爭對手的攔截而改變注意。所以傳統的“線上線下”越來越需要整合。而渠道營銷除了傳統的促銷活動,更應該加強消費者對品牌的體驗。當然,對某些產品,比如藥品或嬰兒奶粉,品牌體驗可能代表著專業的咨詢服務。
4. 奧運商機
隨著2008年一天一天的靠近,有關奧運的營銷真是無處不在。無論在戶外看板、電視機或購物商場,“2008年奧運會合作伙伴”的標識隨處可見,很多體育明星代言的廣告也出現在不同的角落。可以肯定的是,中國老百姓對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關注度將會是空前的。但對企業營銷者來說,如何避免“奧運疲勞”、如何讓消費者記得住品牌信息而不是體育明星將會是一大挑戰。
5. 節日營銷
對于很多的品類來說,節日營銷增加了消費者購買的理由與欲望。除了三個黃金周春節、勞動節、與國慶節以外,一些傳統的節日如中秋節,及一些從國外傳過來的節日如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及圣誕節等都為很多產品提供了營銷的好機會。隨著中國國民可支配支出的增加,2007年的節日營銷肯定比2006年更加熱鬧。
6. 公益關注
公益營銷在中國一直以來都“叫好不叫座”。但隨著環保問題的惡化及貧富不均等問題日益嚴重,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公益對中國長遠發展的重要性。隨著對公益事件關注度的增加,無論是個人或者企業,公益營銷的“叫座能力”將會越來越強。
7. 手機平臺
今天的手機營銷模式有點像Web 1.0的網絡營銷,主要是“發布”品牌信息的一個平臺。就算有消費者通過二維碼來獲取更多的品牌信息,其核心也離不開“發布”。隨著3G預計在今年稍后推出,消費者將能跟品牌做更多的互動,帶來更多的品牌體驗與營銷機會。
2007年將會是營銷人充滿挑戰,但又是充滿機會的一年。而挑戰的難度與機會的回報,都是前所未有的。你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