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嬰專賣不適合加盟
cye.com.cn
時間:2007-8-20 9:28:21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孫書博 我來說兩句 |
|
 |
|
金豬年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生兒育女的好年頭,自然也成了生意人眼中賺錢的好機會。
在北方經營保健品的劉軍(化名),就是看到了育嬰市場的巨大商機,而堅定地拿出在保健品市場上賺到的300萬元,開拓新的產品品牌,并以特許加盟的方式進入育嬰零售市場。
劉軍的加盟項目在育嬰市場上也曾引起過不小的熱潮,除了自己直營的3家專賣店,還有六七個加盟者也加入了該項目。
可是僅僅半年時間,劉軍不得不撤出資金,停止連鎖業務的發展,只專注產品生產。劉軍這一次開拓新領域、在渠道上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總結失敗的教訓,劉軍認為,除了對于育嬰市場缺乏足夠的了解外,最重要的教訓就是育嬰領域根本不適合采用特許加盟的方式。談到這些,劉軍顯得很客觀,絲毫沒有為自己投資失敗進行辯解的意思。
回憶招商最好的階段,雖然加盟商不是太多,不過按照當時的市場規模,十家門店的連鎖已經是比較大的了。不過讓劉軍感到奇怪的是,不到兩個月,已經有2個加盟商主動退出,并且都選擇了獨立開店。
“后來了解了情況才知道,這兩個投資人開始在北京木樨園批發市場進貨了,兒童服裝、鞋襪、玩具在那里應有盡有。而且坦白地說,在那里拿貨的價格也會比我這里便宜。”劉軍說,“但是,并不是因為我可以看到利潤而抬高了給加盟商的價格,除了進貨、統一配送以外,還要找人給加盟商培訓和經營指導等等,這部分費用加在產品上,自然要高于批發市場的價格。不過坦白說,育嬰產品的專業性并不是很高,所以收取培訓費也顯得過于蒼白。”
育嬰市場和劉軍所熟悉的保健品市場最本質的差別就在于,這個領域的產品很少有哪一類是盟主所獨有的,產品屬相相差不多,沒有自身的特點。而嬰幼產品的銷售人員并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這樣一來,盟主在沒有明顯的品牌效應的情況下,對于加盟商的控制力度就會顯得很弱。
只有那些對育嬰市場不了解的“門外漢”,才會選擇加盟的方式進入這一市場。而逐漸看清市場本質后,為了利益自然會“過河拆橋”。
目前北京市場上比較好的幾個嬰幼專賣連鎖,紅孩子、麗家寶貝,雖然也都有幾家店是通過加盟的方式建起來的,但是這些加盟店只占到店面總數的10%~20%左右,絕大部分店面仍是直營。這樣一來,即使加盟商選擇放棄加盟項目,也不會對盟主造成太大的影響。
雖然在零售終端的首次發展以失敗告終,但是劉軍并沒有放棄自己的育嬰產品,市場的機會還在,只是在北京、上海、廣州這些一線城市,已經出現了育嬰市場零售終端飽和的情況。想要重新開拓,劉軍只能留意二三線城市了。
劉軍說,如果再有這樣的機會,他會選擇以直營的方式進行終端市場開拓。
|
免責聲明:
凡本網具體標明“來源”的所有文字、圖片和其他形式的文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果您對本站文章版權的歸屬存有異議,請立即致電010-51285022或致信chuangye◎vip.sohu.com通知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