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世華針刀中醫醫院股權融資規劃
一、 醫院基本概況及其競爭優勢
(一)基本概況 1、 醫院性質:營利性中醫特色一級醫院(4000平米、120張床位) 2、 成立時間:2008年6月 3、 屋租賃期限:2009年-2024年(15年)
(二)競爭優勢
1、國家政策扶持。 國家大力扶持特色中醫醫療服務領域,鼓勵社會力量創辦特色中醫醫療服務機構。
2、品牌優勢。 北京乃至全國第一家以專科類“針刀”為特色命名的中醫醫院,4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120張床位,25間高檔套房,針刀醫學泰斗朱漢章教授親傳第一大弟子、針刀醫學第一傳承人葛恒君院長掛帥,運用“定位旋轉推拿法”治療脊椎等病因的、被業內譽為“中國一絕”的許可玉教授等組成的專家團隊,在海內外中醫骨傷醫療界享有很高的聲譽。
3、技術及人才優勢。 醫院匯集了中國乃至國際上最頂級的針刀、骨傷、中醫專家,在診斷和治療骨傷類疾病和中醫疑難病癥方面獨樹一幟,有在北京、全國乃至海外的患者群中享有良好的口碑。
4、地理優勢。 醫院位于首都北京朝陽區,在東三環和南三環交匯處,周邊尚無上規模的醫院。位于北京最大的“十里河建材城”,交通便利,人員流動性大,輻射廣。
5、社會資源優勢。 中國中醫院研究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學院、中國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世中聯針刀專業委員會、全軍針刀專業委員會等院校、科研機構和針刀醫學會及各省市分會等社會組織和社會達人給予醫院大力支持,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醫院的進一步擴張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6、先進的營銷理念。 醫院大力拓展網絡營銷,用互聯網的先進技術和營銷理念進行宣傳推廣,其開通的中國針刀網(www.zgzd.org)在各大搜索引擎的排名中俱處于靠前位置,方便患者瀏覽、咨詢。
二、 股權融資及募集資金投向
本次股權融資的規模為人民幣1500萬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醫院的硬件投入和兩年的運營費用支出(第三年盈虧平衡)
三、 09年下半年醫院主抓事項
1、 醫院擴建裝修。 2、 申請二級醫院和醫保。 3、 申請中國健康扶貧工程定點醫院。 4、 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附屬醫院掛牌。 5、 全國針刀從業人員培訓中心掛牌。 6、 建立專家庫,開設特色專家門診。 7、 籌劃開設分院。 8、 打造全國針刀醫療第一品牌。
附件:葛恒君院長及針刀醫學簡介
葛恒君 男,1960年生于江蘇沭陽,副主任醫師,畢業于南京中醫學院。2003年起陸續擔任北京針刀醫院、北京匯康國立中醫院、北京世華針刀中醫醫院院長。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英國醫學院自然醫學及天然藥物研究中心客座課題教授,中國科學院世協中國醫學非藥物療法委員會委員,世界醫藥研究中心中華中醫骨傷學會會長,全國名醫理事會副理事長,深港針刀醫學會高級學術顧問等職。受聘《實用臨床按摩醫師》、《國際按摩醫師》、《求醫指南》等書編委。于1993年由南京市調到北京市針刀治療中心擔任該中心主任,副主任醫師。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從事醫療事業。參與針刀早期研制工作,從事針刀、中西醫骨傷臨床醫療工作近30年,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病例,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第一類,軟組織損傷(頸肩腰腿痛,四肢關節病,強直性脊柱炎等200多種疾病)。行醫30年來先后治療“頸、肩、腰、腿病”,“四肢關節病”,“強直性脊柱炎”及“脊柱區域與相關疑難疾病患者達近10萬人次,總有效率為98.6%,治愈率達86.8%。業績被載入《中國跨世紀名醫大典》、《世界優秀醫學專家人才名典》、《中國骨傷人才》、《疑難疾頑診治指南》、《中國名人名醫大典》和《中國針刀療法概攬》等典籍。
第二類,關于人類健康長壽課題。以中草藥“抗衰老延年益壽沖劑”配合針刀療法,治療人體脊柱與相關區域疾病(主要是指內科疾病)。經過數十年長期研究總結出一整套治療被當今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第三號疑難病“頸肩腰腿病”及“慢性軟組織損傷”的經驗,在創造發明小針刀療法的基礎上又開拓新的醫療領域,并將“刀”、“針”、“灸”三者功妙結合,取其之長發明了“灸入松解平衡療法”的特殊醫療器械,和“分工頸椎牽引器”,“壽康顱枕”,“頸腰治1,2,3號系列中藥”以及“延年益壽沖劑”,以上均獲三項實用新型國家專利和二項發明專利。其中“針刀療法、灸式松解平衡療法和頸腰治系列中藥”的研究獲中國科學院、中國科技協會、外國專家局等四家聯合頒發科研成果金獎。
從1986年起發表論文20篇,其中國際論文4篇,獲一、二、三等獎共5篇,在報刊發表文章12篇,并撰寫《頸椎病預防與自我保健手冊》5萬多字和《臨床按摩醫師》的編寫工作。21世紀全國高等醫學院校《針刀醫學》創新教材編委,大學本科針刀醫學系列教材(5本)編委。針刀醫學973課題主要技術骨干,針刀治療骨性關節炎科研成果通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鑒定。參與教育部對針刀醫學原創性鑒定。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提名科技進步二等獎。
新著《針刀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30萬字)即將由中國科技醫藥出版社出版。
針刀醫學簡介
針刀醫學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朱漢章教授和他的得力助手葛恒君院長等針刀醫學界同仁,經過30多個春秋潛心研究,應用現代科學成果,以及中醫特殊的思維模式,在小針刀療法的基礎上,將部分中西醫基礎醫學理論融為一體,再創造而形成的一門全新的醫學理論體系,對疾病從宏觀、微觀兩方面給予把握,極大地提高了中醫的科學內涵和臨床效果,推進了整個醫學的發展進程。針刀醫學關于慢性軟組織損傷病因、病理學的理論澄清了困惑醫學界多年的難題,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療辦法,使這類病-- 從不治到可治; 從難治為速愈; 從痛苦型治療變為近于無痛苦治療; 從損傷性治療變為近于無損傷性治療。
針刀醫學創建至今所獲多項榮譽。1978年被江蘇省衛生廳列入重點科研課題;1984年通過專家鑒定,“小針刀療法”誕生;1986年經江蘇省政府批準開始向全國推廣;1988年“小針刀療法”獲第三十七屆尤里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獎,發明人朱漢章教授獲“軍官”勛章(國人首次獲此勛章);在200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的由全國27所高等中醫院校的29名專家組成的鑒定會上,確立“針刀醫學”。
針刀醫學現已被納入國家高等教育體系。“針刀松解法的基礎研究”課題獲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資助。出版的針刀醫學(針刀療法)著作達12部,其中《小針刀療法》已被翻譯成5種文字。自1987年起,累計舉辦500多期全國性針刀培訓班,培養針刀醫生達十萬人。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等兩個針刀學會下屬的28個省級針刀醫學會的各級會員,達3萬多人。另有49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余人來中國學習針刀醫學,15個國家和地區成立了針刀醫學會。
2004年12月26日,由世界針聯終身名譽主席王雪苔教授任組長,石學敏院士、程莘農院士、吳咸中院士、沈巖院士、西安醫科大學博導陳君長教授、新疆衛生廳高評委主任王杰教授、全軍針灸學會主任委員石現教授、內蒙古醫學院長李力教授組成的專家組對針刀醫學進行鑒定,一致同意針刀醫學具有原創性,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2006年4月,來自全國各地40多位專家、院士聚首香山,在香山科學會議“弘揚科學精神,倡導學術民主”的氛圍中,為針刀醫學未來的發展出謀劃策。
針刀是微型手術醫療器械,是施行微創外科手術的工具。這種手術器械,形似針,實為刀。操作時將針刀經皮直接由患者治療點插入,到達病變部位,對軟組織直接進行閉合性松解,通過解除組織粘連、異常高應力點、骨質增生、滑液囊積液、血管、神經卡壓、骨關節病理性移位等病變,從而達到治本的目的。其手術切口僅為0.8毫米,出刀后,不見切口,更無需縫合。視病變輕重,手術過程從十幾秒鐘到幾分鐘,患者術后即可回家,一般無需住院。
針刀技術是一種非藥物、微侵襲療法,堪稱“綠色療法”。經歷三十多年的發展,不斷兼收并蓄,充分吸收現代科學的新知識和現代醫學的最新成果,治療范圍不斷擴展,疑難頸椎病、頑固性腰突癥、椎管狹窄、頸肩腰腿痛、骨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及眾多學科領域,如脊柱相關區代疾病,頑固性頭痛、頭暈、失眠、哮喘、胸悶、心律失常、心絞痛,慢性胃病、氣管炎、咽炎、糖尿病等許多疑難雜癥經針刀治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咨詢電話:13910628710
010-51285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