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監管將至和疫情影響,電子煙行業的發展似乎不是特別順利。但這樣的“大風大浪”才能將其中有實力的企業篩選出來。
3月底,鉑德公布2021年1季度數據,門店數量超過2000家,超過去年全年。5月16日數據得以更新,達到了3600家,一個半月新增門店數1600家。根據鉑德與天音的合作協議,天音2021年計劃利用自己的渠道優勢,共開設4000家鉑德電子煙品牌專賣店。以此趨勢穩步推進,到今年6月底之前,鉑德全國門店數將突破5000家。

電子煙行業重新站上風口,甚至在股市引出“鉑德概念股”的風向。華西證券據此于5月19日,推出輕工制造行業新型煙草專題,以解讀這一趨勢。
研報中提到,電子煙的價值主要集中在制造商和渠道商環節。對于將生產交由第三方代工廠的大部分電子煙品牌而言,因為第三方代工廠的研發技術優勢和規模生產能力,代工方議價能力較強,擁有較高毛利率。這是自主掌握產業鏈和核心技術的鉑德,成為國內毛利率最高的一線電子煙品牌的重要原因。
品牌方只能通過加價來提高利潤,后果效應也很明顯:面對鉑德敢于白送琥珀青春桿的強勢態度,大部分電子煙品牌只能避其鋒芒。所以華西證券特別提到,具有規模化和研發優勢以及客戶優勢的企業未來確定性會最高。

雖然有報道稱,思摩爾國際還在陶瓷霧化芯以及其他新材料上不斷增加研發投入,以保持技術上的優勢。但是國內電子煙一線品牌中,不少品牌的設備都來源于思摩爾國際。意味著國內市場里,師出同門的品牌們在技術上沒有獨特優勢。掌握生產環節的品牌還有話語權和品牌議價能力。
反觀鉑德,正不斷推陳出新一代霧化芯,并且持續擴大生產線中。據鉑德合伙人兼CMO方輝近日表示,鉑德旗下的中美自工廠都將繼續擴產。為了提升產能的供應能力,鉑德已經準備在供應鏈全面推行JIT系統,可實現鉑德、EMS總裝廠和上百個物料供應商實時連線,以柔性的方式生產,實現實時交付,從而可以在生產效率上有飛躍的提高。

華西證券的研報,將自力更生自主研發生產的鉑德模式,抬上電子煙行業的標桿位置,預示著電子煙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而鉑德,無疑已經在這一趨勢中獲得了絕對的領先位置。這對于整個電子煙行業而言,或也將是一個重構的機會。除了鉑德外,下一個“技術大廠”又是誰呢?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