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清華科技園新成果展”上了解到,一家由10名清華學生創辦的慧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自身的艱苦努力以及清華科技園的“孵化”下,成為清華科技體系里面最大的軟件企業之一。
據了解,該公司于1999年8月份作為大學生企業進駐清華科技園,是首批進入清華科技園的企業之一,其總裁姜曉丹笑稱它是清華科技園的“1號會員”。目前,該公司擁有正式員工300多名,其中博士、碩士占31%,公司總注冊資金為人民幣4000萬元。
創業始于課題研究
說到創業,慧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之一湯濤說:“其實我們走這條路是有機遇因素的,它的起步跟別的創業公司不太一樣,它最初在清華的時候是一個研究中心。”
1996年清華成立了一個中心,叫做清華信息產業中心,是廣東省科委、南海市政府和清華合辦的,做Internet研究。當時清華大學每年舉辦一個“南海杯網絡設計大獎賽”,征集各種各樣的網絡設計。湯濤說:“那時候的作品跟現在比可能很幼稚,把幾臺機器聯在一起干一點事情就已經很不錯了。”
據慧點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裁姜曉丹回憶,1997年清華大學舉辦“三八婦女節”舞會,女友是舞會組織者,他帶了一幫哥們兒去捧場。可他們都不愛跳舞,就在門口聊天,聊著聊著就決定要“一起干點什么”。這次舞會之后,他們經常湊在一塊,做一些研究、想一些點子,最后選擇了“集成化辦公桌面環境”的課題研究,并在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開發了一個辦公自動化系統。因為一共有7個人參與研究和系統開發,所以他們就把這個系統叫作“北斗”,“這是慧點之前第一個產品原型”。后來,這套系統參加了學校1997年舉辦的“南海杯”軟件大獎賽,獲得了一等獎,得到上萬元獎金。
“從這以后,我們進入了清華這個信息產業中心,一直做到1998年。”而在這以前,他們所做的事情都跟學生創業沒有很大關系,只是課外科技活動。“這個中心給慧點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環境,它是以科研為目的的,氣氛很活躍,而且可以接項目。”姜曉丹說。
瞞著學校創辦公司
進入清華信息產業中心之后,他們不斷對技術進行學習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人數也由原來的7人增加到10多個人。可是,姜曉丹說:“在臨近畢業的時候,我們都突然感到一種危機:如果我們就以畢業為終點,我們龐大的開發計劃和即將問世的產品很可能胎死腹中,因為畢業之后,要把大家聚到一塊很難,出國的出國,進外企的進外企……”當時,他們的科研成果主要集中在辦公自動化系統軟件開發方面,于是,在畢業前,1998年8月,姜曉丹、湯濤等10名同學共同出資50萬元,注冊成立了“慧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