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提速”試點
“反擔保”制度無形中提高了貸款門檻;同時,從金融機構考慮,小額貸款數額小,程序繁雜,風險大,這也在無形中提高了貸款難度。怎樣才能落實優惠政策和規避貸款風險“雙贏”?
據了解,2006年10月24日,省政府發出文件——《湖北省就業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要求各地加快推進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按照新的《辦法》,貸款的“門檻”適度降低了,享受優惠服務的人群擴大了——除下崗失業人員外,增加了城鎮復退軍人和到西部大開發地區基層創業的高校畢業生。
據人行武漢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全省各地正在進行一些新的改革和嘗試。
武漢市正在嘗試建設“信用社區”——由“信用社區”對轄區內申請小額擔保貸款的下崗失業人員提供相關證件和證明材料審查,為符合條件人的進行信用擔保,下崗失業人員不必再為“反擔保”發愁。這項工作已于2006年11月啟動,在青山區和洪山區共5個社區進行作試點,目前已辦理了3例。
宜昌市開辟了小額擔保貸款“一站式綠色通道”。勞動保障、擔保機構、社區服務組織、銀行集中開放式辦公,簡化了辦理手續,提高貸款發放的效率。
人行武漢分行貨幣信貸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人行將與勞動保障、財政等部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各部門各司其責、相互協作合力推進就業再就業小額貸款工作;總結各地創建“信用社區”經驗,并在適宜的時機推廣,降低小額貸款門檻,使貸款發放進一步“提速”。
學一學“窮人的銀行家”
再就業小額貸款,是國家幫助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一項扶持政策,早在2002年就出臺了。為降低風險,各級財政都設立了專項擔保基金。國家多次強調要簡化審批手續,降低門檻,但時至今日,求貸者磨破嘴、跑斷腿,為何仍難拿到貸款?
表面上看,是銀行因規避風險而謹慎惜貸,但實質卻是“政府指令轉化成了商業行為”,是“利息收入太低,還不夠補償辦理過程中的交通費”。總之,是“無形之手”一巴掌擋住了惠民政策的陽光。
其實,在商業利益和社會責任兩者中,銀行關非只能“顧此失彼”。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舒爾茨說,世界上大多數是貧困人口,如果你懂得了窮人的經濟學,那么你就會懂得經濟學當中許多重要的原理。無獨有偶,2006年度諾貝爾和平獎也頒給了一位“窮人的銀行家”——穆罕默德·尤努斯,他向貧困的農婦發放小額貸款時,“不需要任何抵,任何保證,甚至不用任何法律手段。”他累計放貸超過57億美元,幫助數百萬人擺脫了貧困,他被稱為世界“小額貸款之父”。去年底,他在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提出了許多人從來沒有涉及的經濟問題,重新設計了經濟理念。”他認為中國的小額信貸是“非常有問題的制度設計”。
人口多,勞動力過剩是中國的基本國情之一。就業促進法草案將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促進就業不僅需要國家的強力扶助和千千萬萬個吳天祥這樣的熱心人,更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那些振振有辭地說只有服務富人才有足夠回報的“銀行家”們,不妨學習一下尤努斯悲天憫人的情懷和商業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