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牛根生在伊利期間因為訂制包裝制品時與謝秋旭成為好友,當牛自立門戶之時,謝作為一個印刷商人,慷慨地掏出現金注入到初創期的蒙牛,并將其中的大部分的股權以“謝氏信托”的方式“無償”贈與蒙牛的管理層、雇員及其他受益人,而不參與蒙牛的任何管理和發展安排。最終謝秋旭也收獲不菲,380萬元的投入如今已變成10億元。
創新基金:創業者的“營養餐”
近年來,我國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勢頭迅猛,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發展新的重要增長點。政府也越來越關注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同樣,這些處于創業初期的企業在融資方面所面臨的迫切要求和融資困難的矛盾,也成為政府致力解決的重要問題。
有鑒于此,結合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特點和資本市場的現狀,科技部、財政部聯合建立并啟動了政府支持為主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以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困境。創新基金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可口的“營養餐”。
案例:蘭州大成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自運行一年來,主要進行產品開發,幾乎沒有收入,雖然技術的開發有了很大的進展,但資金的短缺越來越突出。當時正值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啟動,企業得知后非常振奮,選擇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鐵路車站全電子智能化控制系列模塊的研究開發與轉化”項目申報創新基金。為此,他們進一步加快了研發的速度,于1999年12月通過了鐵道部的技術審查,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正因為企業有良好的技術基礎,于2000年得到了創新基金100萬元的資助,它不僅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而且起到了引導資金的作用。同年,該項目又得到了甘肅省科技廳50萬元的重大成果轉化基金,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干教師資助計劃”12萬元的基礎研究經費。2001年,針對青藏鐵路建設的技術需求,該項目被列入甘肅省重點攻關計劃,支持科技三項費用30萬元。
中小企業擔保貸款:創業者的“安神湯”
一方面中小企業融資難,大量企業嗷嗷待哺;一方面銀行資金缺乏出路,四處出擊,卻不愿意貸給中小企業。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銀行認為為中小企業發放貸款,風險難以防范。然而,隨著國家政策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扶植以及擔保貸款數量的激增,中小企業擔保貸款必將成為中小企業另一條有效的融資之路,為創業者“安神補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