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尋找雙底衰退跡象的投資者,不妨關注一下鐵礦石價格。由于中國鋼鐵制造商減產,鐵礦石價格三個月來已大跌逾三分之一。
在5月份的大跌之后,其它大宗商品價格已然企穩,但隨著市場對于暴跌再現的擔憂加劇,鐵礦石價格繼續下挫。作為鋼鐵的原材料,鐵礦石對于全球經濟至關重要。
舉例來說,油價和銅價已從近期低點回升,但現貨基準鐵礦石(含量為62%的鐵礦石)價格在過去三周內下跌了18%,從4月份的高點下跌了36%。
與此同時,反映船運成本的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Baltic Dry Index)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大跌60%。該指數在2008年出現暴跌,當時被一些人視為全球經濟的晴雨表。
鐵礦石價格暴跌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中國鋼鐵制造商的產出創下了紀錄,令市場中供應泛濫。同時,由于中國政府力圖抑制通脹,中國經濟也在降溫。
“全世界鋼鐵泛濫,”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大宗商品分析師梅林達·摩爾(Melinda Moore)表示。
這推低了鋼鐵價格,并擠壓了鋼鐵制造商的利潤空間。許多制造商目前支付的鐵礦石合約價格,遠高于現貨價格。
力拓(Rio Tinto)首席執行官艾博年(Tom Albanese)周三承認“人氣有所減弱”,一定程度上歸因于“中國增長速度略有放緩”。
市場研究公司Steel Market Intelligence表示,中國鋼鐵業“正以非常危險的速度生產高成本鋼鐵”,給自己招惹麻煩。
“中國高成本鋼鐵制造商繼續把黃金變成稻草,他們財務判斷力的匱乏,令我們感到震驚,”該公司表示。
季節性因素,如中國夏季雨季傳統上制造業活動放緩,加重了供應過度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