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5個月后再出手,差別化政策重現
核心提示:周小川行長在貨幣政策委員會的會議上曾表示,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應該被看成回收流動性的中性工具,存準率的上調,并不意味著緊縮信號的釋放。
每經記者 由曦 萬敏 李正 賀麒麟發自北京、上海
繼今年連續三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后,昨日(10月11日),傳央行又將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及招商、民生兩家股份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提高50個基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個渠道證實了這一消息。至此,上述6家銀行的存準率已經達到17.5%的歷史最高位。
據統計,自今年5月存款準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以來,5個月間平均每月貸款發放額度為5000億元左右。此次6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再上調50個基點,如果不考慮貨幣乘數,約凍結資金2000億元。農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央行此次行動,對市場影響的心理效應多過實際效應。
為什么選擇存準率?
這次存準率上調,是否表明央行貨幣政策再次收緊?
存款準備金率與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和窗口指導均為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央行內部人士曾透露,周小川行長在貨幣政策委員會的會議上曾表示,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應該被看成回收流動性的中性工具,存準率的上調,并不意味著緊縮信號的釋放。
提高存準率的背后是對國內經濟形勢的判讀。據高盛預計,9月份CPI同比增幅可能從8月份的3.5%微升至3.6%。
農行高級經濟師何志成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在通脹壓力下,要將負利率轉正,需要多次加息,對實體經濟的打壓會比較嚴重,因此,上調存準率會是一個較優的選擇。何志成進一步指出,目前市場正處于觀望期,央行在此期間的行動,對市場的心理效應多過實際效應。
央行內部人士曾在公開場合表示,為控制各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央行首先會使用“窗口指導”這種貨幣政策工具,所謂 “窗口指導”,也就是央行給各家機構打電話,由于“窗口指導”沒有法律效力,機構聽了也就聽了,不聽也就不聽,這時央行會對相關機構實行差別的存款準備金率。
嚴控貸款增速
針對選擇上述6家銀行的原因,一位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部門總經理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需要考察上述商業銀行的共性,比如其是否有過快的貸款增量,是否違反了相關的監管指標。
在幾大行相繼再融資且存貸比距監管紅線尚有距離的情況下,市場普遍認為,9月份貸款增速過快或是此次央行祭出存準率的重要原因。盡管官方數據尚未出爐,但據高盛預計,9月份發放的人民幣貸款為5500億元~6000億元左右,同比增幅為18.5%。按照監管層全年7.5萬億元人民幣的信貸目標,按3:3:2:2的季度投放節奏,根據7、8月貸款數據計算,9月份隱含的貸款額度僅有4220億元。如果此時再不剎車,全年新增貸款總額很可能超過7.5萬億元,并接近8萬億元。
根據歷史數據,四大行的新增貸款量占當月人民幣貸款增量總額一直維持在40%以上,加上招商、民生兩家,上述6家銀行的貸款規模占整個貸款增量的6成左右。一位資深金融專家表示,貸款規模和基數的龐大或是央行選擇上述6家銀行的主要原因。
此外,何志成指出,“只選擇六家銀行,說明一刀切式的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有些銀行已經受不了了。四大行的資金充足,但其他銀行可能存款緊張,經不住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早在9月末,各家商業銀行就迫于監管壓力而大幅壓縮貸款發放。
回收外匯占款
除了控制信貸規模外,回收外匯占款也被認為是央行此番出手的重要原因。央行9月19日最新公布數據顯示,在貿易順差大幅下降的情況下,今年8月外匯占款增加2430億元,這意味著短期資本在經歷3個月的凈流出之后,再次轉為凈流入。
據中信證券報告,中國市場吸引力再度提升,熱錢出現回流跡象。其監測的EPRF數據庫顯示,繼8月末到9月初熱錢短暫逃離新興市場之后,從9月中旬至今,短期游資已連續四周流入亞洲新興市場。
熱錢流入勢必加大外匯占款,增強流動性,上調部分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也可以部分緩解流動性問題。
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付立春認為,目前人民幣升值的速度非常快,人民幣升值的趨勢使得外資加速涌進。這些涌入的國外資金提高了銀行的外匯占款,進而增加了人民幣投放的壓力。控制住了調高存準率之列這幾家銀行基本就能控制住整個銀行業的貨幣流量。他表示,在目前負利率的狀況下,如果不能貿然提高利率,那么借助這種市場調控手段,將可以達到降低貨幣乘數,控制信貸流通量的目的。
專家:為加息前奏
某銀行知情人士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央行最近正在積極討論有關負利率的問題,面對銀行利息無法跑贏CPI上漲這一事實,通過加息控制信貸投放規模將會成為可能。這次公開提高6家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也是一前奏,后面波及的范圍可能會更廣。最終目的是通過加息來精確控制信貸規模。”
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對記者說道:“央行這次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就是在為控制信貸創造條件。但是,根據西方經驗,貨幣乘數很難估算,所以利息調整的精度和效用要遠遠要高于存款準備金率。這次僅僅是一個信號,最終會通過加息來控制信貸。”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