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雙匯之前每天屠宰1600頭生豬,現在每天300頭;漯河雙匯總部以前每天消化掉6000頭豬,現在每天只有800頭。這次瘦肉精事件對雙匯的影響很大,估計全部直接和間接損失將會超過100億元,甚至可能接近200億元。”一位知情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2010年雙匯集團收入突破500億元,若按照該人士的預測,此次“瘦肉精”將會至少吞噬掉雙匯集團年銷售收入的五分之一,甚至接近四成。
業(yè)績和重組均受影響
自3月15日“瘦肉精”事件被曝光之后,因流入含有“瘦肉精”生豬的濟源雙匯食品有限公司已經被停產整頓,并自17日起召回市場流通產品。截至目前,已召回肉制品2000多噸、冷鮮肉70多噸。濟源雙匯廠內當前被封存的生豬近千頭、冷鮮白條肉超過130噸。據當地人士透露,這些生豬及肉制品近兩天會被全部銷毀掉。
對于濟源雙匯而言,也許近兩年來的家當都要歸零。但雙匯的損失并不止于濟源雙匯。據一位熟悉雙匯的人士介紹,雙匯集團在全國一共有超過17家肉制品廠,濟源雙匯只是其中規(guī)模最小的一家。由于品牌的連帶性,雙匯位于其他地方的工廠同樣受到了影響,多個地方的產品盡管出示了檢驗合格證明,但消費者仍然不敢相信,拒不買賬。
令資本市場更為擔心的是,此次事件也許會為雙匯發(fā)展(000895)正在進行中的重組埋下隱患。3月15日,雙匯發(fā)展封死跌停,股價從86.6元跌至77.94元,市值蒸發(fā)52億元。
2008年9月16日伊利蒙牛等產品被檢出三聚氰胺之后,兩乳業(yè)巨頭股票都出現大幅下跌,伊利股份自當年9月16日起一個月內的跌幅達到50%,蒙牛乳業(yè)跌幅則達到60%。不過,自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11月1日的一年時間內,在克服危機后,伊利上漲236%,蒙牛則上漲200%。
盡管不少分析師認為瘦肉精將在重創(chuàng)雙匯股價的同時帶來買點,但也有人士對此表示擔憂。“在15家擬注入的肉制品資產中,濟源雙匯無論是生豬屠宰量還是低溫肉制品產量,所占的比重都是最小的,但仍然會延緩雙匯的重組進程,至少近段時間監(jiān)管層不會審批該重組事項,至于未來重組方案是否需要調整還需要看事件的進展和監(jiān)管層的態(tài)度。”一位券商分析人士稱。
該券商人士還表示,因為雙匯重組還未實施,加上是新近發(fā)生的事情,這次事件對于雙匯發(fā)展2010年的年報業(yè)績不會產生影響,預計雙匯發(fā)展收入能夠達到350億元。但無論重組能否在2011年完成,該事件都會對雙匯今年的業(yè)績產生影響。
此外,根據雙匯集團在17日發(fā)布的聲明,下屬所有工廠除繼續(xù)按照國家標準檢驗外,對生豬屠宰實施“瘦肉精”在線逐頭檢驗。而目前檢測瘦肉精的試紙約為10元一個,雙匯集團2009年生豬屠宰量超過1100萬頭,若今年以1000萬頭屠宰量計算,僅檢測瘦肉精雙匯的成本就增加近億元。
規(guī)模化養(yǎng)殖將成趨勢
“可以說河南養(yǎng)殖業(yè)正面臨著滅頂之災,從3月15號到現在,幾乎沒有河南豬出省,本來正在上漲中的豬價也一下子跌了6、7毛,我已經4天沒有開工了,現在只能從山西那邊往外省調豬,估計今年很多養(yǎng)殖戶都要虧錢了。”河南的一位豬販子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