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為溫州金融改革邁出“實質性一步”的民間借貸服務中心,成立不到一周,便被網民舉報“第一筆貸款造假”“借錢人實為借貸中介公司員工”,迅速引發(fā)網民熱議。去年以來因個別老板跑路、跳樓,一連串的債務風波讓溫州民間信用體系瀕臨崩潰。引入第三方公證和登記等制度,本想引導民資健康流動、重建信用,卻被曝光是“自編自導”的一場“戲”。“第一單”是真是假?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溫州金融改革努力使民間資本“陽光化”。
“第一單”被曝造假
作為溫州金融綜合改革的組成部分,4月26日掛牌成立的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被視為溫州民資向陽光化探路的一次邁步。額度為5萬元的貸款成為服務中心開業(yè)當天的“第一單”,來自服務中心的借貸信息登記回執(zhí)單顯示,以一輛汽車作為抵押,一名叫胡蘇亮的人為自己的數碼店獲得了為期一個月的貸款,引來媒體和輿論的廣泛關注。
然而就在開業(yè)慶典之后的第三天,4月28日,網民“胡曉濤”通過微博爆料:“歷史性的第一單,借貸雙方都是托。男主角是中介公司速貸邦的員工”,“這就是中介公司自編自導自演的一出戲”。5月1日,“溫州草根新聞”微博轉發(fā)了“胡曉濤”的爆料,迅速引發(fā)了網民關注。
2日凌晨,一張名為“溫州速貸邦員工通訊錄”的截圖被上傳至微博,引發(fā)軒然大波。這張通訊錄列出了24個姓名以及對應的手機號、QQ號,“開業(yè)第一單”的借款人“胡蘇亮”名列其中,職務為“直銷”。
一些網民表示,如果爆料情況屬實,造假行為與引導民資陽光化、規(guī)范化的金融改革初衷完全背道而馳。網民“倪立趕律師”說:“如果連第一單都搞假,充斥著虛偽與欺詐,這個中心還有什么存在意義呢?”
溫州官方調查稱符合流程
據了解,政府引導、企業(yè)發(fā)起并經營的溫州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目前已有速貸邦等民間借貸中介公司入駐,同時入駐的還有第三方公證機構、律所等等,在這里完成的借貸行為將在服務中心進行登記,并由地方金融監(jiān)管服務中心監(jiān)管。
2日下午,記者在溫州速貸邦公司看到了這筆民間借貸的合同證書原件,包括速貸邦與借貸雙方各簽訂的居間合同,以及借款合同、抵押貸款的公證書、車管所的車輛抵押證明,落款日期均為4月25日,也就是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開業(yè)的前一天。銀行匯款的回單日期為4月26日上午。
速貸邦公司總經理葉振說:“胡蘇亮確實已經通過了本公司的招聘面試,但還沒有和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無論他是不是速貸邦的員工,借款手續(xù)都是齊備、合規(guī)的。”他表示,“趕在開業(yè)做了第一單,確實想借機宣傳一下,提高公司知名度。”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chuàng)業(yè)者、創(chuàng)業(yè)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chuàng)業(yè)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