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技術的作用下,國內證券公司將面臨極大的沖擊,具體將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證券公司競爭格局發生變化,區域性證券公司生存難度增大,行業面臨洗牌和轉型;二是證券公司的各項業務也將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影響,且這種影響將會不斷深入。
(一)證券行業競爭格局發生變化
中國證券行業長期以來的產品同質化嚴重,盈利模式比較單一。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滲入,將促使中國證券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最終形成幾家“大型綜合+眾多小而美”券商的產業格局。而這種判斷主要是基于以下兩點:一、互聯網技術將打破信息不對稱和物理地域優勢,電子渠道和目標客戶的全國化覆蓋將迫使所有證券公司都站在同一層面競爭,產品和價格將更加透明,傳統基于渠道覆蓋和區域優勢的競爭力將逐步衰弱,部分區域性券商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二、以互聯網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進步推動了產業之間的融合發展,產品和服務相互交叉和滲透,“跨界”一詞隨處可見。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步放開,互聯網企業憑借其強大的技術實力和龐大的用戶群紛紛跨界進軍金融行業,阿里巴巴推出的阿里金融、亞馬遜推出的“Amazon Lending”、京東商城推出的供應鏈金融等,同時騰訊、東方財富網、大智慧等公司也對證券業務蠢蠢欲動,原本毫不相關的企業卻成為了強大的競爭對手,這無疑加劇了證券行業競爭。
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型證券公司將憑借資金、技術等優勢加大并購整合力度,做大做強;而中小型證券公司則需要抓緊轉型,走差異化道路,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商業創新,實現彎道超車。
(二)證券公司的各項業務深受影響
渠道電子化和營銷網絡化僅僅是互聯網對證券公司影響的開始,未來這種影響會不斷向企業內部各領域滲入,最終促進整個商業模式的重塑,在這一過程中,數據資產的積累塑造和運用能力將是一個關鍵。
經紀業務方面,純通道經紀業務面臨巨大沖擊,發展增值業務進行差異化競爭成為破局關鍵。網上經紀業務的發展興起,能夠降低物理營業廳的擴張和成本壓力,容易實現規模經濟,但同時也使證券公司之間面臨更為直接的競爭,如果還是提供單純的通道業務,難免會陷入價格戰,最終不利于證券公司的良性發展。因此,大力發展增值服務成為了破局的一個重要手段。在發展增值服務時,研究和投顧人才以及大數據等技術的開發利用是其成敗的關鍵。
資管業務方面,從渠道電子化到運營全電子化,影響逐步深入。資管業務在前期更多的是實現渠道電子化和營銷網絡化,證券公司資管產品的線下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對銀行渠道的依賴現象,銷售渠道需要盡快突破,網絡渠道為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未來,經過一段時間積累后,證券公司便可通過挖掘客戶在線的行為數據以深入把握客戶需求,由此進行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和開發,甚至可以實現面向高端客戶的個性化產品和服務。
投行業務方面,未來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商業創新將是重點。初期,新技術對于證券公司投行業務影響并不大,但隨著證券公司新三板、中小企業私募債等新業務的推進,互聯網技術的作用將會日益凸顯。
研究業務方面,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新技術將成為證券研究的重要支撐。大數據時代,目前國外已經有一些金融機構開始借助大數據分析預測未來。比如,2012年5月18日,社交媒體監測平臺DataSift監測了Facebook IPO當天Twitter上的情感傾向與Facebook股價波動的關聯,Twitter準確預測了Facebook上市當天股價的走勢,即Twitter上每一次情感傾向的轉向都會影響Facebook股價的波動,延遲情況只有幾分鐘到二十多分鐘。也許,大數據預測還存在諸多問題,但這絲毫不影響其巨大的價值,證券公司擁抱大數據,從中挖掘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并提供更好的服務,已經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
[作者為宏源證券研究所(機構客戶部)副所長(副總)、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秘書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