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的霧霾天氣,促使環境稅立法方案再度被提上日程。
12月上旬,國家稅務總局召集一些專家學者、地方稅務機關和環保部門負責人等對環境稅立法方案進行研討,內容包括立法是否會和當前的環境法存在沖突,以及相應的配套方案,并結合當前的測算最終得出稅種的征收范圍和稅率等內容。
《中國經營報》記者從一位參與方案研討人士處獲悉,這次討論主要是針對污染企業排放廢氣、廢渣等做進一步的約束,基本原則是在穩定稅負的前提下,對污染企業征收的費改成稅,逐步完善費改稅工作。“相比以前草案,這次草案相對比較成熟,而且在本屆人大立法工作中,包括增值稅等在內的多個稅種要實現單項稅種的改革,預計環境稅立法進程會加快,最快明后年將實施。”
對此,國家法制辦相關人士表示,目前法制辦并未收到消費稅和環境稅立法方案,一般來說,各項稅種的立法工作都有一年的滾動信息,但是今年的信息顯示,并無環境稅立法方案,意味著去年開始討論的這項稅種并未走到立法的步驟。
方案尚未上報國務院
環境稅立法工作已經進行很久,但是始終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上報。
“如果去年上報,沒有完成立法,會遺留到今年。但是從記錄看,2012年環境稅種并未上報國務院,其實環境稅立法工作已經進行很久,但是始終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上報,對法制辦來說,由于方案一直未上報,因此不存在監督的作用。”上述國務院法制辦人士表示。
不過根據近期國家稅務總局召集專家學者論證草案,可以推斷環境稅立法草案正在緊鑼密鼓的論證階段。
記者了解到,立法方案上報國務院一般的流程是先要向社會征集意見,然后部委內部形成初步論證,再由部里辦公會通過論證,最后由部長或者局長提請國務院。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告訴記者,環境稅立法草案已經幾易其稿,一直沒有形成統一意見。今年以來,國內霧霾等污染天氣達到高峰,促使環境稅方案再度被提上日程。
事實上,環境稅立法工作早就開始探討了。
早在2008年初,相關部委即開始聯手研究環境稅開征工作。
2010年全國兩會期間,環保部副部長潘岳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環保部已經將環境稅問題列入議事日程。當年5月底,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表示,將研究開征環境稅方案。
當時環保部高層曾表示,相關部委正在積極推進環境稅的研究制定工作,試點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將針對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固體廢物以及污水排放等方面征收。但此后兩三年間,環境稅方案未傳出有實際進展。
不過,隨著國內環境問題逐漸暴露,相比2010年的征收環境,當下環境稅開征的時機也逐漸成熟。
財政部財科所報告指出,中國現在已經擁有了開征環境稅的絕好時機,頻發的極端惡劣天氣倒逼環境稅的盡快出臺,一直進行的結構性減稅也為開征環境稅騰出空間,環境稅可作為結構性增稅與營改增的政策搭配出臺,對沖財政減收壓力,強化稅收調控效果。
報告認為,未來環境稅應該作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稅種,由地稅征收,在中央與地方分成方面,地方拿大頭,中央拿小頭,比例為8:2。“環境稅以地方為主,具有一定的政策延續性,排污費90%歸屬地方,10%上交中央,從治理污染角度說,地方責任更大。”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蘇明表示。
在此背景下,施正文認為,環境稅立法工作或許會加快進度,而且經過專家論證,國家稅務總局的草案也相對較成熟,預計報請國務院法制辦的速度也會加快。
立法遵循“費改稅”原則
環境稅本身是個調節稅種,在不增加企業稅負的前提下,可以把現行的一些收費項目改征稅收,然后逐步在行業內推廣。
環境稅立法后面臨的兩大問題就是征稅范圍和稅率的確定。
目前《環境保護法》中征稅范圍和對象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直接排放的污染物,如現行排污費中規定的廢氣、廢水、固定廢物和噪音等污染物,二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國現行的排污收費制度,是對廢氣、廢水、固定廢物和噪音等污染排放實行收費。但收費標準偏低,排污費的收費標準僅為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成本的50%,某些甚至不到污染治理成本的10%。
“如果環境稅立法,基本原則就是穩定原來的稅負,環境稅本身是個調節稅種,在不增加企業稅負的前提下,可以把現行的一些收費項目改征稅收,然后逐步在行業內推廣。”施正文說。
據悉,2003年國務院頒布新《排污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在排污費征管上設計了類似于稅收征管的制度,但是由于排污費不具備稅收特有的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使得實際征收過程中舉證責任倒置、征收率不足、協商收費等問題凸顯,排污費對于環境污染的調節作用明顯弱于稅收。
數據顯示,上海2012年排污費收入2.2億元,廣東縣級市英德市排污費2012年收入399萬元,北京2012年排污費預算收入才935萬元。
施正文表示,對于一些污染嚴重的企業,環境稅的稅率肯定要提高,不過要在行業發展和稅率之間尋找平衡,要讓經濟發展和企業可以承受,同時要讓污染企業付出代價。
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度,造紙、紡織等8個行業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別占工業排放總量的83%和73%,電力熱力、非金屬礦物制品等6個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別占工業排放總量的89%和93%。
市場預測,開征環境稅,污染嚴重的幾個行業將成為重點稅源,而稅率范圍則要根據費改稅后,總體稅負情況做進一步的測算,對企業來說,宏觀稅負基本維持不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