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在山西柳林,還是“煤老板”,成為年末觸發信托業“剛性兌付”話題的主要元素。
日前,山西聯盛集團被曝金融負債近300億元,曾為聯盛集團提供融資的機構包括吉林信托、長安信托、北京信托和中投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以及國開行、晉商銀行與幾家股份制銀行,還有當地信用社等多家金融機構。
盡管其中個別融資方式已經順利退出,不過在各類金融機構介入山西煤改,形成的先介入者得利離場,后來者“接盤無門”的格局,仍值得市場作出深刻反思。
由山西柳林,乃至山西煤炭行業牽涉的金融負債規模有多少?這在現有統計口徑下難有統一的數據。但由于錯綜復雜的融資和擔保關系,可能會令個案迅速發酵成為區域性和行業性事態。
亂象叢生被認為是這一類風險曝出的主要原因。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為此梳理了部分煤企融資個案,“涉煤”信托風險鏈條牽涉出復雜的地區、行業融資生態。同時,煤企融資杠桿過大、負債結構錯配等,或許是煤企遭遇當下危機的一個根由。
交叉擔保:“土豪”式融資風險外延
“希望聯盛能夠挺過去。”聯盛陷入債務危機,牽涉到當地就業以及地方經濟,在當地已經沸沸揚揚。多數受訪的聯盛集團普通員工,也已經開始為這架巨大的涉煤“機器”的運作擔憂。
聯盛集團總部位于山西柳林縣,是這個煤炭之鄉最大的民營煤炭集團,其掌門人邢利斌也是山西著名的煤炭富豪。
2012年3月,邢利斌7000萬元嫁女被國內媒體關注。而在隨后,中誠信托30億礦產信托危局的主角山西振富能源牽出柳林民間信貸案之時,聯盛集團也曾被牽涉,只是隨后這一事件帶來的影響逐漸被淡化。
聯盛集團“債務門”事件由日前吉林信托“松花江77號山西福裕能源項目收益權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被曝出兌付危機引發。也正是因為此前的“天價嫁女”,此番聯盛集團債務危機引發了極大的關注。
而在隨后柳林縣人民法院公布的數據中,聯盛能源金融負債近300億元,更是在柳林當地,甚至全國范圍內引發轟動。
被認為是“土豪”的山西煤老板,卻是金融融資的弄潮兒。這或許也是山西“土豪”富貴背后大起大落的真正原因。而在山西當地,復雜的人情網絡,或使得當地的金融融資關系更為復雜,從而使得一個債務危機個案,對于當地企業的沖擊會被擴大。
譬如在信托領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掌握的資料顯示,除了吉林信托上述產品之外,目前能夠查到公開數據的,還有長安信托旗下一款產品——長安信托-煤炭資源產業投資基金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涉及。這款產品2012年末成立,實際募集2個億,運作期截至2014年11月中旬。按照其契約,信托到期后由自然人郭啟飛及山西聯盛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回購樓俊集團股權收益權。
隨后在2013年一季度,長安信托還為這個項目先后發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其中第二期發行3.35億元,第三期發行6.64億元,合計融資規模達到12億元。
根據已有資料,其融資擔保人中就牽涉到柳林所屬的山西呂梁當地另外兩名富豪,一位是匯豐興業的曹建軍,另一位是中陽鋼鐵的袁玉珠,兩人在呂梁市甚至山西省內均頗有名氣。按照上述信托的契約,匯豐興業焦煤集團、中陽鋼鐵兩家公司,以及聯盛集團間接持股約45%的山西離柳集團,均為這筆融資提供連帶責任。
21世紀經濟報道掌握的另一個案例還與已上市公司有關,即是山西離柳集團的信托融資,就在2013年三季度期間,外貿信托成立“鑫欣12號離柳集團融資項目集合資金信托計劃”,這項融資的連帶責任擔保則來自上市公司美錦能源(000723.SZ)。美錦能源實際控制人姚俊良為“山西首富”。
根據柳林縣人民法院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聯盛能源金融負債近300億元,與聯盛集團有擔保關系的民營企業有10多家,所欠信貸資金規模超過200億元。天量的銀行融資來自國開行、晉商銀行、交通銀行和招商銀行,以及當地各家信用社。
而在非信托領域的融資中,聯盛集團是否會因為交叉擔保、以及持股關系等波及更多的涉煤企業,目前尚難預計。
不過,在聯盛集團陷入巨額債務危機背后,山西柳林,乃至整個山西,甚至西北富煤地區圍繞煤改展開的金融融資風險,正在步入市場的視野。
柳林樣本:山西煤改卷入多模式融資
從中誠牽涉的振富能源,到聯盛集團,在山西柳林,利用信托公司融資并非個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現有集合信托成立的數據,將山西柳林其它信托融資大戶的融資情況也做了相應的調查。
另一個信托融資大戶則是山西宏盛能源開發投資集團,在當地人眼中,宏盛能源在企業規模上與聯盛能源相去甚遠,該企業尚未曝出類似聯盛集團的風險。
不過在融資上,這家企業卻不輸聯盛能源,這也顯示出當地煤老板強悍的融資運作功力,以及其融資具備的地域特征。
譬如,中信信托聚信匯金煤炭資源產業投資基金2號信托。該產品2010年底開始發行,用于向自然人屈全大、屈王大,以及山西宏盛能源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三方購買特定資產收益權,其中優先級募集7.03億元,已于2012年三季度到期償付;不過其“一般級”運作期規定長達10年,規模為11.5億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