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兩個月揪心的等待,中捷股份迎來了重磅資產重組:與貴州省煤田地質局在貴陽市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斥資12.68億元擬控股并增資貴州拓實能源有限公司,并達成初步收購意向。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縫紉機生產企業之一,中捷股份為什么欲重金打造成為能源企業?是公司戰略部署還是整體轉型呢?
據了解,2013年中捷股份銷售額為16個億,利潤為5000萬元,公司僅有3.13%的銷售凈利率,而行業平均銷售率也僅有5%,平均的ROE更是僅有3.13%,設備制造業的生存環境實在堪憂。困則思變,近年來中捷股份一直在尋找轉型方向,希望找到一個即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能給上市公司股東們以良好業績回報的行業。
自2000年縫紉機迅速發展階段開始,中捷股份便已嘗試另辟戰場,先后涉足水暖管件、衛生潔具、鋼材。隨著制造業利潤的逐年下滑,中捷股份在中小板上市三年后的2007年收購中輝期貨經紀有限公司,2012年,又耗資1.97億元收購內蒙古突泉縣禧利多礦業,先后兩次收購資產,均意在為彌補主業利潤貢獻率下滑的不利局面。歷經幾年在能源領域的試水后,蔡開堅抓住貴州能源整合的機遇決心將公司整體轉型為能源企業。
相比之前的收購項目,中捷股份此次收購絕不僅僅是簡單財務報表的并購,而是意在能源領域趟出一條轉型之路。據中捷股份與貴州省煤田地質局簽訂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顯示,貴州省煤田地質局是貴州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主要從事貴州省境內重要的煤層氣、頁巖氣資源的研究、開發和利用。顯然,中捷股份在本次收購中并不甘愿僅做一個“煤老板”,而有意將公司打造為“新能源”戰略的大企業。
記者從走訪調查中發現,中捷股份利用拓實能源具有源整合平臺資質的優勢,陸續收購貴州省優質主焦煤、無煙煤資產僅是其在能源領域邁出的第一步。對于未來,中捷股份制定了從‘煤利潤’到‘氣利潤’再到‘油利潤’的發展路徑,在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優質煤炭資源的儲備,充分發揮中捷股份資金、技術、信息及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提升拓實能源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