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過“低碳生活”的無限商機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一座“雙零樓”( 采暖“零消耗”、污水“零排放”)拔地而起,為樓盤開發提供節能降耗示范;河南“低碳補貼聯盟”近期將成立,由企業、政府共同為購買節能家電的居民提供價格補貼……(據《河南商報》12月11日報道)
近年,“低碳生活”或者“低碳經濟”帶來的商機呼之欲出。這次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使“低碳生活”概念在全球的媒體、網絡流行開來。盡管各國在如何減排方面爭吵不休,但可以預計的是,推行“低碳生活”、發展“低碳產業”會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一種政策選擇和大趨勢,我國和我省也不會例外。
所謂“低碳產業”,指的是低能耗、低污染產業。它不僅包括生產過程低能耗、低污染的產業,也包括為降低能耗提供支持的產業。其實,“低碳生活”和“低碳經濟”對“低碳產業”的需求五花八門,豐富多樣,從節能建筑到日常的節能家電,從風電產業到光電產業,從污水處理廠的環保設備到化工、冶金、交通、煤炭等行業的降耗減排設施……都需要“低碳產業”的支撐。
既符合生活潮流,又是產業結構調整的一大契機。低碳產業商機無限,關鍵要抓緊時機,參照各國各地政府推動“低碳產業”發展的辦法,立即行動。首先是要加大投入力度,這不僅包括科研投入和產業投入,還包括政策性投入,比如對“低碳補貼聯盟”這類新生事物,就該加大扶持力度,讓其不斷擴展壯大。其次是盡快形成“低碳核心技術”,包括其集成化應用,比如在新建建筑上按照有關節能規定,綜合推廣各種節能降耗技術,使“低碳技術”發揮最大效應。第三是不斷發展完善“低碳指標”,一步到位不現實,但要逐步提高指標要求,讓生態家庭、生態建筑、生態小區、生態城市的質量和檔次越來越高,為“低碳經濟”提供良好的環境。(阿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