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技術商人與華為的核心競爭力

作 者: 豆世紅 著
出 版 社: 江蘇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11-1
I S B N : 9787214060426
定價:¥25.00
編輯推薦
揭示華為長盛不衰的秘密。用“技術華為”“狼性華為”“華為冬天”來解釋華為的成功是天大的錯誤,華為統治國內市場、決勝海外的秘訣究竟是什么?
第一部深度剖析微軟、IBM、華為等世界級企業統治力DNA之作。首次提出技術商人概念,洞悉未來商業創新大趨勢!
點擊免費閱讀更多章節:統治
內容簡介
作為中國最有思想力、影響力、領導力的頂級CEO之一,任正非領導華為成功實施“走出去”戰略,改變了世界電信業的格局,成為中國企業的榜樣。
任正非說:“華為沒有院士,只有‘院土’(商業工程師)。要想成為院士,就不要來華為。”他從創業之初就明白:只有賣出去的技術才有價值。賣不掉
的等于廢品!
正因如此。華為的成長壯大之路就是不斷技術市場化之路,就是不斷培養技術商人之路。在未來,對科技知識進行商業經營的企業和人才才是真正的統治者!
作者簡介
豆世紅,清華大學管理碩士,在華為公司任職期間,曾參與并主持華為產品研發體系、技術營銷體系、任職資格體系等重大管理變革,現任德為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 近幾年來,豆世紅先生致力于為高科技企業的管理變革提供咨詢服務,咨詢客戶有中國電信、臺達電子、美的生活電器、中控集團、長安汽車等數百家一流企業。 德為管理咨詢公司顧問謝安、王雷、楊旭東也參與了本書的寫作。
目錄
序一華為成功密碼——打造技術商人
序二發現統治力DNA
第一篇 賣出去的技術才有價值
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
技術巨頭為何難逃衰亡厄運?
創新的入口是地獄還是天堂?
創新模式,選擇“七傷拳”還是“九陽神功”?
附錄:摒棄脫離商業成功導向的、惟技術的創新
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
從比爾·蓋茨的首富之路說起
技術商業化是科技型企業的惟一出路
華為的核心競爭力是商業工程師隊伍
培訓不能改變員工素質,但能提升能力
附錄:創新必須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中心
第二篇 研發工程師
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
制定市場需求管理流程
客戶需求收集12法
需求源于顧客的贊賞和抱怨
關于市場需求管理的”喇叭理論”
讓聽得見“炮聲”的人來決策
附錄:把客戶需求看做真理
第四章 以遠大的目標規劃產品的戰略發展
清晰的產品規劃要有計劃和目的
市場機會選擇:“先進”還是”先烈”?
從產品線規劃開始提升營銷力
產品平臺規劃是為”搭積木”做準備
CBB策略與技術路標規劃
附錄:建立產品線管理制度
第三篇 售前工程師
第五章 從“埋頭搞技術”到“抬頭看市場”
未來的銷售是賣方案
明確定位:售前工程師就是方案銷售人員
優秀售前工程師的能力模型
附錄:到市場前線去了解用戶的需求
第六章 品牌推廣:名牌就是承諾
華為“‘一五一’品牌推廣大廈”
樣板點是打開市場之門的敲門磚
通過技術交流會打造“忠誠顧客生產線”
實現從支持單元到作戰單元轉型的項目運作
附錄:面向客戶是基礎.面向未來是方向
第四篇 售后工程師
第七章 從“售后服務”到“服務營銷”
服務≠售后服務≠服務營銷
從被動響應到主動創造價值的售后轉型
華為的重要特征就是服務好
附錄:虔誠地服務客戶是華為存在的惟一理由
第八章 從產品設計開始考慮服務戰略
打造服務體系金字塔
服務產品開發的六大關鍵
整體解決方案設計是服務產品化的靈魂
銷售工具包設計——讓銷售簡單化
附錄:從產品設計開始就考慮客戶利益
第九章 贏在交付
無縫對接的端到端交付管理
交付在銷售之前完成
制定交付策略和計劃的關鍵
附錄:要減少短板,就要認同售后服務體系
第五篇 商業工程師的培養體系
第十章 好人品造就好產品
誰是下一位華為商業工程師?
商業工程師是怎樣煉成的?
附錄:加強員工培訓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
第十一章 華為商業工程師的“狼性”
新員工的“超級魔鬼訓練”
末位淘汰和崗位輪換的競爭機制
附錄:與我們一起托起明天的太陽
媒體評論
本書通過對中外頂尖企業的研發規劃的分析,彰顯了企業技術研發的真諦。作者從深度參與華為的重大管理變革中獲得豐厚的直接經驗,又從管理顧問的角度抽出有關技術研發管理的普適性思考,給致力于走高技術路線的企業奉獻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 張志學 企業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才能確保領先的技術產生商業價值、巨資研發的產品獲得市場成功?本書從對業務的深入分析入手,將企業的商業模式轉變為員工的能力模型,從而為企業的商業成功奠定了人才基礎。 ——華為公司人力資源副總裁 方曉 當華為海外市場在一夜之間發生井噴式增長時,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思考其成功的原因,很少有人會關注到華為悄然派駐海外的一支居功至偉的“偵察隊伍”,這究竟是一支怎樣的神秘力量?本書會為您精彩呈現。 ——華為公司拉美地區政府關系與營銷總監 孫凱
書摘插圖
1第一部分
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市場導向已成為絕大多數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的共識,但是市場導向并沒有真正落實。例如,由于缺乏真正了解市場的職能和手段,無法找到充分了解市場狀況和客戶需求的集成的市場營銷方法。很多企業只照顧到眼前利益,企業經營遠遠落后于市場狀況,客戶不
第1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1)
第2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2)
第3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3)
第4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4)
第5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5)
第6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6)
第7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7)
第8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8)
第9節:第一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但只重科技最危險(9)
2第二部分
說比爾蓋茨是一個電腦技術天才是不準確的,確切地說他是一個深諳如何利用經營技術的天才。微軟在IBM沒落的時候崛起,似乎一開始就吸取了IBM的教訓,即聘用一大批既懂技術又善于經營的高素質人才來經營公司。微軟的管理人員和工程師,似乎和比爾?蓋茨是從同一個模板上刻出來的
第10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1)
第11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2)
第12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3)
第13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4)
第14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5)
第15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6)
第16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7)
第17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8)
第18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9)
第19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10)
第20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11)
第21節:第二章 技術市場化,市場技術化(12)
第22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1)
第23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2)
第24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3)
第25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4)
第26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5)
第27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6)
第28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7)
第29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8)
第30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9)
第31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10)
第32節:第三章 市場需求開發:一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11)
書摘與插圖
初級評論員
這本書很不錯
心情指數: 開心 閱讀場所: 書桌旁
發表于 2009-11-23 12:36書店看見就買了,擔心買不到;
上來當當看看還有,這里買的話更合算,但重要的是書的品質啊,呵呵~回復 | 舉報 還沒有人對此評論進行投票。 101
深圳市
初級評論員
恭喜豆老師著作面試
心情指數: 閱讀場所:
發表于 2009-11-19 13:39書中有作者獨到的視角研究的東西。目前,華為,是大家比較公認的成功的企業。他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各個角度都可以剖析出很多東西。回復 | 舉報 還沒有人對此評論進行投票。 45
2
荔港南灣
廣州市
初級評論員
不錯的書
心情指數: 閱讀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