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日前舉辦的“中國(無錫)海歸創新創業峰會”上的明星,聯想控股董事長柳傳志結合聯想發展歷程,就管理、創業、企業戰略等核心問題發表了一系列觀點。柳傳志指出,不少企業聘請職業經理人打理,但職業經理人容易犯短視病,結果沒有長期的計劃,讓企業失去方向;對海歸人員創業,柳傳志也提醒,部分“海歸”存在著對于國內環境過于理想化或庸俗化的問題。
此外,聯想還選擇無錫作為“聯想之星創業大講堂”開講地。柳傳志表示,希望通過“創業培訓+天使投資”的方式,發掘并培育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為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化探索出一條道路來。
“聯想比宏基更有長遠規劃”
上周,宏基集團與方正集團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產品研發與銷售渠道等方向展開合作,并探討各種進一步合作的可能。統計數據顯示,宏基已經超越D ELL,成為全球第二大PC廠商。今年一季度,宏基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還超過了惠普。宏基此次與方正合作,就是要在中國內地市場打翻身仗。這讓聯想背負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面對對手的競爭,柳傳志指出,宏基的戰略非常明確,盡量把一切東西外包給別人,自己只抓銷售通路,使成本非常低。不過,柳傳志也指出,“現在一些國際大品牌電腦廠商的問題是‘沒有了主人’。他們的創始人過去以后,家族企業變成公眾企業,又從外面聘請職業經理人,結果沒有長期的計劃。”柳傳志還承認,聯想在前C EO (指阿梅里奧)管理的時候,一度出現文化業務相當混亂,當年出售聯想移動,就是企業沒有“主人”的結果。
柳傳志表示,聯想寧可在成本上高一些,把科研團隊保留得非常強,從而在戰略發展上占據主動。“電腦這個行業在發展中,有很多撲朔迷離的地方,而聯想在技術上、愿景上占領優勢,這樣將要比他們(宏基)更有能力選擇好未來要走的道路。”
“海歸”創業不能過于理想化或庸俗化
聯想控股對創業投資十分關注。在聯想控股旗下,有聯想投資及弘毅投資兩大創投公司,現時管理基金規模分別約8億美元及28 .4億美元。此外,聯想控股2010年還設立了4億元天使投資基金,計劃5年投完,主要用于進一步扶持科技創業企業的發展,而天使基金的所有收益,將再次用于天使投資。
“創業創新對于中國經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科研成果的轉化需要解決機制、觀念、人才和資金等幾個瓶頸才能成功,聯想控股希望為中國的高科 技 產 業 化 探 索 出 一 條 道 路來。”柳傳志說,“我們把這項工作放在極高的高度,不獲成功,絕不罷休。”
對于海歸創業潮,柳傳志也指出,部分海歸存在著對于國內環境過于理想化或庸俗化的問題。
柳傳志表示,有的海歸團隊,在創業初期目標是一致的,但企業出現困難,或上市以后,就出現分歧。在談及創業環境時,柳傳志指出,有的海歸人士把創業建立在過于理想化的預期下。在國外規范的環境下工作習慣了,在中國就感覺諸多不順,因此心生埋怨。
柳傳志也批評了另一種庸俗化國內創業環境的傾向。“極少海歸,把中國的環境看得太庸俗,以為多喝酒,拉拉關系,就能創業。”
視點
如何防止PC市場被侵蝕?
當前,聯想集團已經在移動互聯網、數字家庭、云計算等方向積極布局。聯想集團CEO楊元慶指出,之所以這樣布局,是因為如果不重視這些市場,傳統的PC市場遲早要被侵蝕掉。因此,聯想要在“PC業務+非PC業務”雙拳出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