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周末可以說是移動互聯網的狂歡,“移動互聯網大會”和“2010站長大會”接踵在北京火爆召開,熱門話題自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機遇,在這個行當,有了雷軍、李開復這樣的“股手”,還有唐駿這樣的“推手”,更有周鴻祎這樣的反控制“擒拿手”,場面自然是異常熱鬧,特別是那被屏蔽到場外的100多名站長,他們光榮的成為熱鬧的證據。
手機中心化 幾年前,雷總就給我們指明移動互聯網的大方向,本次大會更是明確的提出“移動互聯網將是傳統互聯網的十倍”、“未來手機是真正的中心(傳統的pc會通過手機去接入云端)”,手機PC化,手機就是PC的趨勢已經明顯,不過雷總給我們預測的時間是還需10年,到底是多少年,我們拭目以待,但MTC聯合創始人鐘雄認為要實現手機中心化,須有三個必要條件: 1、智能終端的普及:在移動互聯網前期,我們需要的更加智能的移動終端,如智能手機,手持閱讀器等,那么在國內,我們應該感謝山寨,感謝多普達,酷派等智能廠家,也感謝已經覺悟的聯想手機。事實上,李開復也預測Android價格將在明年低于750¥,這讓我們看到了曙光。 2、用戶規模壯大:摩根斯坦利年初的報告稱“在發展速度方面,我們相信未來5 年內,通過移動裝置接入互聯網的用戶很有可能超過通過桌面個人電腦接入互聯網的用戶。”在國內,有良好的使用習慣的城市用戶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首批用戶,但更多的用戶卻來自于四、五、六級市場,即以縣、鎮、村為代表的區域,這里蘊藏著巨大的上網用戶,手機將成為滿足他們上網需求的最佳工具,手機將逐漸替代PC、NB成為接入互聯網的主流終端。 3、便捷高效的寬帶:再來看看接入寬帶,3G運營1年來,三家運營商的競爭讓低資費成為趨勢,這為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鋪平了道路,剩下交給我們的接力棒就是創造更多的無線應用。 模式全球化 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企業發展戰略模式都向全球化發展,以App Store為代表的商業模式將繼續引領移動互聯網時代,這種商業模式,使我們生產全球性的產品成為可能,而不是做本地產品,由于iPhone的出現,任何一個產品和應用都可以賣到很多國家,這在過去太難了,幾乎不可能。今年紅極一時的“植物大戰僵尸”就是經典代表。當然,這種全球性的競爭迫使產生最好的產品,而用戶也便利的體驗全球最佳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