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廣州傍晚的街頭、大型商場門口、天橋,隨處可見一些裝扮不俗的“走鬼”出沒,其中有不少還是開車而來,并把車當成了流動的商店,兜售的物品主要是年輕人喜歡的衣服、飾品、鞋包……他們當中有外語流利的海歸、出入大廈的職員、培訓學校的教師,下班后打開車后備廂,就成了地攤老板。其實不僅僅是在商業氣氛濃厚、地攤業相對“發達”的廣州城,在北京、上海、深圳、長沙等許多城市,白領“練攤”也風生水起。
為了交流經驗,還出現了各種各樣為白領提供擺攤“一條龍”服務的網站,記者看到,在影響力較大的“地攤網”上,至今已有67756名會員加入……人們不禁感慨:白領“練攤”究竟是樂活還是為了生存?而白領“練攤族”本身似乎也分為兩大陣營:一是為了尋求輕松,另一則是把擺攤當成了“副業”,彌補開支。
現象
開著愛車來夜市擺攤
城市華燈初上,天河東路附近,一輛紅色福克斯的“屁股”大開,車里精致的秋冬女鞋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駐足。一位穿著耐克白T恤和Levi’s牛仔褲的帥氣男孩在旁邊微笑著介紹商品,細心解答女孩們各式各樣關于搭配的問題,他就是攤主小彤。28歲的小彤是廣州一家國際4A級廣告公司的創意人員,工作5年,月薪8000元。生活中,他本就是同事眼中的時尚達人,“以前晚上有空就去酒吧消遣,現在我以男士審美觀提供建議讓更多女孩找到適合自己的穿著風格,我很迷戀這種成就感。”
同樣體會到擺攤樂趣的還有27歲的Jackie。他是一家知名化妝品公司的城市經理,月薪一萬多。除非刮風下雨,晚上下班后他都會開車到棠石路及附近的天橋擺攤。而其POLO座駕就寄放在科韻路附近一個停車場內。“第一次擺攤那晚,賣出第一件物品(一個巫蠱娃娃)時,我激動得送了那位女顧客一條圍巾。當晚我出乎意料地賺了80元。”Jackie告訴記者,當初決定“練攤”前,他還專門去城中村地攤族中“考察”,并總結出哪類商品比較熱銷,最終才有針對性地進貨。“一個月下來,一兩千塊錢還是有的,車款就全靠它了。”Jackie有些得意地說道。
每天早上九點準時上班,衣著光鮮有模有樣;到點下班后回住處,換上擺攤的行頭,拿著貨出發———這樣的生活狀態已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追捧。白領練攤也充分調動了互聯網的參與性,記者看到,在影響力較大的“地攤網”、“我要擺地攤”、“地攤族”、“中國地攤網”等提供擺攤“一條龍”服務的網站上,都已經有幾千至數萬名注冊會員,并根據所處地域不同建立了多個QQ聯盟分群。記者在Q群交流中發現,白領“練攤族”有公司職員、學校老師、機關工作人員,還有不少“海歸”,與以往人們印象中的地攤族完全不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