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9日下午,杏花嶺區下崗職工陳永林實現了從一名下崗職工到企業老板的角色轉換,他所創辦的“優瑪疤痕修復咨詢中心”成為全市首家“一元注冊企業”。也正因為是“首家”,這個“中心”引來眾多媒體關注。近日,當記者聯系到陳永林的合伙人李鑫杰時,他說希望不要再寫他們了,目前,中心經營正常。
在去年6月29日召開的全市創業就業工作會議上,我市出臺了多項鼓勵和扶持勞動者自主創業的政策。其中包括放寬市場準入降低創業門檻。“非禁則入”,凡是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全部向創業主體開放。我市具有創業愿望和創業能力的高校畢業生、城鎮失業人員、返鄉農民工、復轉軍人、殘疾人等人員,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注冊登記辦理個體工商戶之日起3年內,免收登記類行政性收費。放寬對注冊資本的限制,1元可登記個人獨資企業。
全市有6家“一元注冊”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公司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稱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和“公司”字樣,可以叫廠、店、部、中心、工作室等。
一元注冊企業政策出臺后,我市工商部門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多種原因,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注冊一元獨資企業6個,包括杏花嶺區1個、小店區5個。鑒于此,市工商局在多次調研后發現,認識程度、辦證費用、稅收等問題阻礙了“一元注冊”企業的發展步伐。
不少人認為,“一元注冊”企業的注冊資本太少,會給人不正規或“皮包公司”的感覺,可能會讓合作伙伴不信任。所以,創辦“一元注冊”企業的意識不強。
另外,由于財務制度不健全,個人獨資企業要比個體工商戶交納的個人所得稅多,所以不愿意注冊一元獨資企業。據市國稅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個體工商戶屬于定期定額征稅的雙定戶,先核定應稅收入,再按照3%的稅率核定出每月固定的稅額征稅。個人獨資企業要視情況而定,年銷售額工業行業為50萬元、商業行業為80萬元是一條界線,達不到這個銷售額的,按照上述個體工商戶的征稅方法征稅。超過這個銷售額的,要納入一般納稅人管理,其中,財務制度健全的按照正常進銷項抵扣政策,最終交納的個人所得稅也未必比3%的稅率高;而財務制度不健全的,則要按照銷售額17%的稅率征稅。
還有一點,除了對前面所述的特殊群體減免注冊登記費外,登記注冊個體工商戶需要交納23元的注冊登記費。登記個人獨資企業則需要交納300元的注冊登記費,僅注冊費一項就比個體工商戶多出277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