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1年,通脹與加息仍然是擺在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面前的兩大“主題”。另外,利率市場化也是銀行理財業務需要面臨的新環境。
發展多樣化的金融業務,提升短期融資、理財產品等中間業務在營收中的占比,成為商業銀行實現盈利模式轉變的手段。日前,中國工商銀行金融研究總監詹向陽公開表示,“既要盡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又能把利率市場化沖擊降到最小,關鍵在于金融創新!
在此背景下,2011年商業銀行有望加大理財產品的發行力度。
穩健產品成主流
盡管信貸類產品是去年為數不多跑贏CPI的理財產品之一,如民生銀行發行的“非凡理財人民幣理財產品(T243)B款”到期取得了10%的收益率。然而,隨著銀信合作理財業務尤其是信貸類產品的監管從嚴,銀行將不得不調整理財產品的發行結構,降低這類產品的比重。
哪類產品會成為信貸類產品的“替代者”呢?
民生銀行的工作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該行目前針對春節假期推出了從14天到24個月等多種期限、不同收益率以及資金門檻的“非凡財富”資產管理(增利型)理財系列產品,上述產品均為債券及貨幣市場類產品,具有風險較低、流動性強的特點。
中國銀行個人金融總部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根據對2011年市場形勢的判斷,在面向大眾客戶的產品結構上,中行將保證傳統的高流動性、收益穩健產品的規模,并以債券及貨幣市場類和組合投資類產品為主。事實上,不僅是中行,受到加息預期的驅動,多家中資商業銀行均表示在新的一年將繼續主打穩健牌。
2010年一年之內,央行先后六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并有兩次加息,種種跡象表明我國已經進入加息周期。
對于銀行理財市場,存貸款基準利率的上調將直接促進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上漲,而債券與貨幣市場類、票據資產類等穩健性產品將體現得尤為顯著。從歷次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對理財產品收益率的影響來看,這些穩健性產品均會呈現出跟隨效應。
“在設計產品時,銀行必然會參照基準利率,一些以投資債券市場為主的理財產品,因為新發債券的利率會跟隨基準利率的上漲而上行,所以整體的收益率也會上漲!逼找尕敻谎芯繂T方瑞表示。
據普益財富發布的報告,截至2010年12月,債券與貨幣市場理財產品已經占據市場七成以上的份額。報告還預測,2011年這類理財產品的市場份額預計將超過50%。
不過,記者走訪的招行北京某支行新年里推出的理財產品卻是“自成一派”。該營業網點零售業務部經理表示,該營業網點在售的理財產品“貸里淘金”和“點貸淘金”均為信貸類產品,產品期限有多種選擇,從7天到180天不等,對應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從2.3%隨著期限不同逐級漸升為3.7%。顯然,穩健牌的打法也各有不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