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煙花銷售“冰火兩重天”,生意好壞看“選點”
昨天是今年成都市主城區(含高新區)煙花爆竹銷售最后一天,記者采訪了解到,不少商家期待的最后的銷售高峰卻未如期到來。一些臨時銷售點昨天一早就開始降價銷售剩余產品,盡管如此,不少銷售點一天的營業額也不如人意。而記者采訪到,從昆明打工回家度假的葉門軍,今年也在成都承包了一個煙花銷售點,稱“賺了1萬多元”。一邊是虧錢的商家,一邊有賺錢的商家,區別究竟在哪里呢?
A
商家感慨一年不如一年
昨天是今年主城區煙花爆竹銷售的最后一天。從1月30日開售銷售煙花爆竹以來,不少商家均反映生意不如往年(本報曾作報道),商家們都期待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能迎來銷售高峰期。但昨天,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主城區內5家銷售點,商家們紛紛表示期待中的銷售高峰并沒有到來,而且他們降價銷售,生意仍然沒有多少起色。
昨天上午,成都商報記者首先來到東門的經天路一家臨時銷售點,老板何祿輝說,他進的價值3.5萬元的貨,到現在都還剩下5.6千元的貨。為了在元宵節當天盡快把剩下的貨銷售出去,他已做好降價銷售的打算。據他介紹,原價380元的“鴻運當頭”組合煙花,如今200多元就要賣,其他煙花爆竹也都準備有幾十到百元的降價銷售。
和何祿輝有同樣想法的還有其他幾家臨時銷售點的負責人。
在黃經社區經天路的一家臨時銷售點,老板禹素芳說,她銷售的“空中銀幕”組合煙花在春節期間要賣到680元,而元宵節當天,如果有人出200元~300元,她也會賣。80發的“甜蜜蜜”進價350元,禹素芳進了4個,很長時間都沒有賣出去。她說,如果有買主上門,300元她就準備賣。
在成華大道的多寶寺路路口,店主王化兵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從1月30日開始銷售以來,生意一直不好,為此他在春節期間把帳篷拆了,貨拿回家儲存起來,回家安安心心休息了幾天。昨天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再次來到他的店時,王化兵看著自己帳篷內剩下的1萬元的貨,搖頭感嘆,煙花爆竹銷售一年不如一年。王化兵說,前日下午他才重新將臨時銷售點搭設好開門迎客,希望元宵節能多賣點。
隨后,記者在萬年場雙成雙慶路、撫琴小區等處臨時銷售點調查后發現,煙花爆竹臨時銷售點基本都剩貨太多。為了在元宵節多賣貨,不少商家都將價格降低,少則幾十元,多則一、兩百元。
B
生意好不好選點、守點很重要
“算下來應該賺了1萬多。”昨日下午,在萬年場路口的一個臨時煙花爆竹銷售點,坐在帳篷里的葉門軍笑呵呵地說。葉門軍是簡陽人,平時在昆明賣鮮花。每年春節,他都有近20天的假期,這時他都會趕回簡陽老家,和家里人一起團年。
不過今年卻不太一樣,回來之前,一位朋友就告訴他,想去承包一個煙花爆竹銷售點來做點生意,這樣一說他動了心,“反正銷售時間只有這么十多天,回家耍起也無聊,不如找點事做,還可以賺點錢。”這樣,他和5個朋友一起湊錢,承包了一個銷售點。
“其實一開始還是有點擔心。”葉門軍說,由于承包的銷售點必須包銷35000元的煙花,再加上近2000元的帳篷租金和滅火器租金,以及參加培訓和考試的費用,算下來成本接近4萬元。“幸好生意還不錯。”他說,目前包銷的35000的貨已經銷完了,他自己又進了一點貨,“剩下的貨基本上今年能夠賣完,實在賣不完的,就自己放了慶祝慶祝。”葉門軍說,雖然賣煙花爆竹比較辛苦,每天都必須有人在帳篷里守著,春節大家也是輪流回家過節,但最后算下來每人能分2、3千元,“差不多一個月工資了,還是不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