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的前幾個月,中國互聯網有著三個重大的趨勢巨頭基因改良、IPO密集期到來、APP開放平臺大肆興起。從中我們可以強烈感受到,中國互聯網的土壤正在發生劇烈變化,這將深刻影響未來幾年中國互聯網的走向。
前一段時間,“站長已死”的論調頗為盛行,最直接的證據便是.cn域名的大量關閉。對此,我并不認同,在土壤發生變化的當下,對于草根站長和創業者的,今天是最壞的時代,今天也是最好的時代最起碼,隨著百度、新浪、騰訊、淘寶等企業開放平臺的上馬,2011年可以顯著看到APP創業高潮的來臨。
我認為,這將成為中國互聯網的第三次創業浪潮。第一次是1997-1999年,誕生了高春輝、華軍那一撥草根英雄;第二次是2003-2008年,視頻、SNS、游戲等都是熱點行業,這個時期資本和創業者的結合已很普遍,單純的草根很難有大作為。
與前兩次不同,第三次創業浪潮有著鮮明的特點。
1、“大樹底下好乘涼”模式普遍
最近幾天百度正在麗江辦聯盟峰會,對于今年的會議,我最關注的便是百度的APP平臺正式開放。其中有一個數據值得關注:從2010年9月到今天,大概半年時間,百度應用開放平臺已接洽合作伙伴2.3萬家,累積使用人次25億。
我特意查了下蘋果APP Store當年的表現,上線1年時間,其APP累積下載次數是15億。兩相對比,百度的成績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開端。現在百度APP的運營已經從邀請制變成完全開放,我估計2011年這個平臺的APP數量可能突破5萬,使用次數突破100億。
如果第一次創業潮是個人英雄時代,第二次是資本舞動時代,那么,第三次便是“乘涼”時代。我始終認為,巨頭做平臺方,創業者趴在巨頭身上,和它一起成長,這種典型的美國模式,一樣能在中國開花結果。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