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 Cye.com.cn】“我們在公司前擺攤十幾天才招到4個人!” 說起招工,王建剛搖搖頭,一臉苦惱。
王建剛是東莞一家精密儀器制造廠的老板。經濟形勢不好,他本來也不打算多招人,可幾十人的招工計劃至今沒有完成,前臺崗位開價2500元/月,十幾天過去了始終無人問津。
在珠三角,面臨招工難題的不止王建剛一人。對于用工需求量大或者季節性訂單多的企業來說更是如此。而企業解決用工需求的方法之一就是求助于專業人才市場,“外包軍團”由此應運而生。
“外包軍團”誕生
智通人才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公共關系本部高級經理蔡小梅告訴《第一財經日報》,所謂勞務外包就是企業把人事管理的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給一個服務機構來完成。
在勞務外包關系中,務工人員直接與人才市場簽訂勞動合同,由人才市場發放工資,并接受人才市場的管理。人才市場多半會給每個有合作關系的公司派一到兩名員工駐廠,駐廠職員專門負責協調新招員工與企業的關系。企業按人頭付給人才市場“管理費”。
招工難是人才外包生存的土壤。
“因為民工荒,企業招人很困難。要想招夠工人,如果不通過人力資源機構輸送,靠自己在門口擺牌子,很難。”東莞市心連心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派遣經理郭小雙接受本報采訪時稱。
惠州比亞迪工廠招聘負責人彭先生告訴本報,其工廠今年外包招工占到七八成,“主要是因為人不好招。”
彭先生說,工廠對于外包工人的管理與正式工無異,不僅同工同酬,也要給他們交社保。但他由于工廠自己招工把關會嚴格一點,因此工人質量會更好。
有外包業務需求的還包括一些季節性訂單較多的企業。蔡小梅介紹,這部分企業平時養工人會增加成本負擔,如果訂單來得比較急,就可能需要與人才市場進行合作,迅速補齊人員。
吳先生說,地理位置偏僻的大企業,或規模大但知名度不高的企業愿意使用外包員工,原因是這兩類企業用工量大卻相比同類企業更難招人。
“外包軍團”也不是所有企業的萬金油。東莞貝家鞋業董事長王偉告訴本報,他的公司試過跟大的人力資源公司搞外包,但用工并不穩定,“我們做的是家居拖鞋,需要的技術工比較多,他們提供的人才不是很穩定。”
另一位服裝企業的負責人也對本報直言,他們不會用人才市場的外包工人,“素質高的工人早就進廠了,他們需要的是穩定。”
蔡小梅稱,提供外包服務的人才市場都會對員工進行崗前培訓,此外還會有駐廠管理人員對員工進行培訓和輔導,比如員工關系管理、薪酬、社保等,并定期搞一些文化娛樂活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