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以前,有的特殊行業要辦營業執照,可能要1000多個前置審批,按照一天跑一個部門蓋一個章來算,可能3年也未必能拿到營業執照,更別說開張營業了。按照新的‘先照后證’制度,這個月開始,有的行業工商部門將不再要求前置審批,對提交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直接核發營業執照。”昆明市工商局副局長常晉云日前說。
“先照后證”制度改革,正是今年3月1日我國實行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以來,最受社會、企業關注的具體落實措施。
新制度激發創業熱情
昆明新登記企業同比增5成
3月1日國家商事登記制度改革以來,極大地激發了昆明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
昆明市工商局企業監管處信息顯示,全昆明市企業發展數量增長迅速。從3月1日至7月30日,全市新登記企業1.04萬戶,同比增長52.39%;其中,新增登記公司有10422戶,占全部新登記企業的99.7%;新登記企業注冊資本合計423億元,同比增長110%。
“現在創業挺方便的,從計劃開店到領取營業執照,總共就1個多月的時間,而且創業成本主要在租場地進貨,比如營業執照的領取就是免收費用的,由政府財政買單。”剛開了一家小店的王先生說,由于行政方面的時間縮短、手續簡化,身邊不少“草根”朋友都有了開店或者做點生意的計劃。
按照云南省工商局統計數據顯示,商事登記制度實施的頭一個月,云南全省新登記個體工商戶3.88萬余戶,登記窗口接待量大增,特別是業務咨詢和名稱核準出現井噴。
首批開放31項目
可先拿“身份證”再考“從業證”
要激發創業熱情,首要的就是將行政審批化繁為簡,讓創業的門檻更低,也就是所謂的“寬進”。
常晉云介紹, 9月1日起,昆明市工商將對煤炭開采審批、放映單位審批、旅行社經營出境旅游業務資格審批等31個項目,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交相關審批部門的許可證,對提交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直接核發營業執照。
31個項目涉及到教育、文化、衛生、旅游、國土資源等多個審批部門。
至于 “先照后證”的好處,市工商局企業監管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是涉及廣大企業和經營者切身利益的改革舉措,是繼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后,推進注冊制度便利化的一項重要舉措。
該負責人提醒說,需要注意的是, “先照后證”改變的只是辦理程序,不是取消審批。拿到營業執照后,經營者不能“無證搶跑”,擅自從事應獲審批的生產經營活動,仍將受到審批部門或行業主管部門的查處。這就好比先讓企業容易獲得“身份證”,如果想從事一些特殊的行業,再去考“從業證”。
企業經營是否正常
工商將聯手中介進行“抽查”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明確,如果企業申報信息不實,將進入經營異常名錄。“如果進入比經營異常名錄更嚴重的‘黑名單’,有可能企業法人出國、買機票都成問題。”常晉云對該條例進一步做了解釋。他說,這種公示制度在西方國家早就實行了,中國的商事監管一定程度上是跟著國際潮流走的,有利于我國從主要依靠行政審批管企業,轉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誠信的市場秩序規范企業。
對于當初“寬進嚴管”制度出臺后,社會各界擔心的工商人手不夠,無法實行嚴管制度,常晉云給出的回復是,“今后工商人手不但不會增加,還會減少,要合理分配人手。以官渡為例,12萬戶市場主體卻只有200多人的工商執法人員,怎么辦?舉個例子,比如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抽查,今后工商部門將與律師事務所、商會、協會等中介合作,委托他們進行抽查,工商還要和企業建立聯絡員制度,確保企業的信息準時錄入。就像交警的抄牌,這些中介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去檢查這家企業或個體工商戶是否還存在,經營得怎么樣,能及時消滅‘死戶’現象。”
31個前置審批項目改為后置
部門 項目名稱
教育部 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資格認定
國土資源部 煤炭開采審批
環境保護部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許可
交通運輸部 國際海上運輸業務及海運輔助業務經營審批
交通運輸部 國際船舶管理業務經營審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