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以“開放·分享”為主題的2016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TGPC)于福州海峽國際會議中心開幕。會上,騰訊研究院和騰訊開放平臺發布了《2016創新創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作為騰訊開放戰略重要一環的騰訊創業服務平臺數據表現搶眼,在其新舉辦的首屆騰訊創業節上,平臺發放8億元創業紅包,聯合150位嘉賓CEO參與互動交流,吸引131萬創業者深度參與,實現一個月訂單額突破1億的好成績。
據騰訊創業服務平臺官方數據披露,法律服務、人力資源和工商注冊三大領域的企業服務銷售量增速最快;最受創業者歡迎的具體企業服務三甲則是創業法律大禮包、合同模板和發現你的創業力指數;咨詢量最大的創業服務集中在企業必備套餐、免服務費商標注冊和公司注冊三大方面。創業者消費偏好為騰訊創業服務平臺的服務進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指導意義,成為創業消費的風向標。 林松濤表示,“騰訊創業節蘊含了巨大的潛力,一個月時間訂單額就突破1億。這也讓我們在反思,中國創業生態里中小創業者遇到了太多問題,未來騰訊希望去投入更多資源和能力幫助他們解決。” 六大開放體系,攜手共建萬億生態 作為騰訊開放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騰訊創服平臺定位于“一站式高品質創業服務平臺”,致力于成為創業者和服務商的“連接器”。自8月18日起至9月18日止,騰訊創服平臺為創業者量身打造首屆騰訊創業節。活動期間,騰訊創服平臺攜手王小川,劉成敏等明星CEO、知名投資人和創投機構、優質服務商代表、實力創業社群、權威媒體等150位大咖以及合作伙伴一起為創業加油,共同擴散8億創業紅包。為了切實解決創業者難題,騰訊創服平臺組織了線下八場線下服務沙龍,并聯合實力社群南極圈舉辦了多場創業嘉年華活動。除了造福創業者,騰訊創服平臺還致力于打造標桿服務商,與平臺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在9月22日舉辦的2016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騰訊公布了首批10位“2016騰訊創業節優秀服務商”名單。 其實,騰訊創服平臺只是騰訊眾創空間六大服務平臺之一。在2016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的主論壇上,騰訊副總裁林松濤具體介紹了騰訊眾創空間的六大生態體系:除了提供“一站式高品質創業服務”的創服平臺,還有為創業者提供線下物理辦公環境的創孵平臺,依托騰訊資源打造“雙百計劃”的創投平臺,聚焦企業創始人成長的創培平臺,致力于打造創業新星的創星平臺,以及以“騰訊扶持+政府保障+運營方運營”三位一體扶持企業為主旨的創聯平臺。 目前騰訊開放平臺從線上孵化、立體式孵化再次進階,迭代至3.0全要素眾創空間。據《白皮書》介紹,2016年騰訊線上開放平臺注冊開發者超過600萬,幫助平臺企業上市達30家,騰訊開放平臺的合作伙伴總估值已突破3000億元,第三方總收益超160億元。在過去一年期間,騰訊有30個眾創空間在全國落地,總面積超過100萬平米,拉動了超過2000萬人的就業,經濟價值超過900億,并且這個數字還在快速增加。 未來騰訊開放戰略將聚焦三個方面:打造創新生態,助力產業升級;開放核心資源,幫扶企業發展;推動持續創新,打造一個新騰訊。在創新創業推進過程中,實現創新生態的主題協作互補、共生共贏。 最好的創業時代,政府推動+市場驅動是雙創新動力 除了騰訊眾創空間六大服務體系,《白皮書》還從創業經濟、全球創業形式、中國雙創局面、2016騰訊開放戰略及開發者生態、互聯網創業驅動機制五個維度。全面解析了全球創新創業現狀及未來圖景,以及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推進成果。
據《白皮書》介紹,全球的創業者目前正處于一個最好的時代,將在2018年迎來互聯網創投高潮。未來二三十年,新技術、新應用、新產品、新產業、新模式將快速爆發,創業活動面臨巨大機遇。針對中國創業發展情況而言,《白皮書》顯示,中國將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演進中的創新創業新星。創業者數量逐漸壯大,創業者與創新公司數量井噴,“政府推動+市場驅動”雙重動力為雙創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白皮書》預測,2016年底中國眾創空間數量或超過4000家。 《白皮書》基于人才、市場、環境、資本等評估指標,建立中國創新創業先鋒指數衡量城市創業發展水平和潛力。根據測算列出中國TOP50創業活力城市分布圖,北京、上海、深圳躋身第一梯隊,廣州、杭州、成都、重慶、天津、南京、武漢7個城市進入第二梯隊,第三梯隊的大多城市仍處于雙創探索期,但也涌現出一批黑馬城市,如福州、貴陽。 《白皮書》將創業企業成長劃分為留個階段,從創意、產品、市場、規模化、主流化到領先階段,分別歸納了每一階段企業成長的關鍵要素和所需資源,為企業整合社會資源快速成長提供借鑒。 此外,《白皮書》總結提煉了推動雙創戰略落地的漣漪模型及創新互動系統,涵蓋創業主體層、服務運營層、創新生態層和政策環境層4個層次30多個要素,展示了以眾創空間為平臺,聚合國家和地方政府、大企業、運營企業和創業企業多主體的創新互動系統,以創業主體成長為核心目標,通過服務運營為創業者發展鋪路,構建創新生態搭建成長環境,利用政策環境進一步穩固根基,為雙創共同聚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