驕陽似火,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TAC組委會主辦,廣州市科技局、北京科技大學廣州新材料研究院、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TAC在廣州火熱打響,7月13日早,大賽同期論壇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TAC國際教育產業論壇也在廣州如期舉行,來自法國、美國、香港、臺灣等各地高校的科技領域學者齊聚一堂,就機器人賽事及其賽事背后的教育產業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交流探討。

據悉,ROBOTAC是中國原創的競技機器人賽事,賽事具有接觸對抗、團隊合作、策略配合、機器人形式多樣等鮮明特點,自舉辦5年以來,共有3000多名大學生投入其中。為了將賽事進行國際化推廣,也更是為了促進科技教育產業未來多樣化、規范化的良性發展,主辦單位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TAC組委會特此舉辦了本次國際交流論壇。

論壇中,法國圖爾大學圖爾工程師學院副教授Guénhaël LE QUILLIEC、法國圖爾大學圖爾工程師學院副教授Jean-Paul CHEMLA、美國Cincinnati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Thomas Huston和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工程教育副教授,工學院環球工程拓展中心創辦總監,胡錦添教授,分別向來賓們分享了法國,美國,以及香港在機器人競賽領域的現狀,同時分享關于各校機器人教育產業的特色。
“我們學校最獨特的地方就是會有聯合合作的項目,我們學校的學生會在一個學期學習理論上的知識,然后下一個學期去獲取一些社會的經驗,‘合作’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必備的品質。”Thomas Huston教授作為Cincinnati大學與重慶大學創新合作教育計劃的聯合負責人談到。
對于機器人競賽的延伸育才計劃,胡錦添教授認為“我們組織的活動就像是一個石頭,當把一個石頭扔進水里時有很多種方式,有直接扔進水里的,也有在水上打水漂的,也有形成一個巨大漣漪的,我們需要去能確定什么漣漪效應是能夠讓學生們進行學習的!
隨后來自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副教授李敏凡,展示了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自主機器人實驗室的研究與開發,向來賓們展示了AI的智能魅力。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智能制造分會副理事長,廣州工業機器人制造和應用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國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興理事長也表示“智能制造是一個硬需求,需要有突破性的增長,在中國我們可以看到這幾年的建設背后都是智能制造成為我們一個很強大的支撐,智能制造是我們各行各業發展的基礎進支撐。”
隨著第十八屆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TAC的進行,機器人賽事及其衍生的教育產業,人才輸送,科技教育等問題,成為了本次論壇的聚焦點。
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電教研室李林琛主任,以一位往屆ROBOTAC參賽選手的身份,在論壇中探討了ROBOTAC與新時代下職業教育的聯系,李林琛主任認為“ROBOTAC是一個接觸式的技術類的對抗性的比賽,它集興趣性能策略于一身,而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兩者的人員需求不謀而合,可以進行一個很好的結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ROBOTAC是最好的舞臺。”
而隨后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賽事運營總監楊明輝也提到“企業需要的人才,更多的是想看到有一定經驗的積累,具備一定創新能力的人才,而不只是局限于理論。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機器人賽事能夠給同學們提供樂趣、挑戰、榮耀、熱愛這幾個關鍵點,吸引他們參加到機器人競賽當中,從而提升他們的實踐技術能力,通過機器人競賽培養出來的人才是真正能夠給到企業,并且可以進行無縫銜接的!
論壇最后黃興理事長總結到“我們希望能通過更多的企業與高校的結合,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創業跟創造的平臺,感謝組委會給我們一個這么好的機會,大家能共聚一堂探討交流,家懷抱同一理念,一起合力同行,創新共贏!

在學者們思想碰撞的同時,另一邊場館中的ROBOTAC賽事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少年們奮力拼搏的汗水、堅持到最后一刻的努力調試,似乎已經在無聲地描繪出那幅未來創新共贏的藍圖,相信在這兩天的比賽中,選手們會給師者交出一個滿意的階段答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