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式快餐“真功夫”入京發動全國連鎖遭質疑
近日粵式快餐品牌“真功夫”迅速登陸北京,在短短數十天間在北京繁華商業區連續開張3家分店。真功夫全球華人餐飲連鎖對外表示,“真功夫”進入北京市場,主要是出于品牌發展的戰略考慮,希望借助突破區域連鎖以推進“真功夫”在全國的戰略進程。這一舉措引起不少業內的爭議。
只做直營 成本壓力過高
據了解,目前我國快餐業年營業額約1800億元,中式快餐占據了90%左右的市場。盡管在經營主體和競爭主體上中式快餐都占據主導地位,但一說起快餐,消費者想到的還是洋快餐,中式快餐呈現出“產品強、品牌弱”的局面。有專家分析,這與中式快餐缺乏標準化管理、統一加工配送有關。
廣東連鎖協會會長孫雄曾表示,真功夫解決了標準化問題,有自己的競爭力,但如果采取加盟連鎖的形式,憑借大規模工業化生產,它擴張的速度可以更快。
確實,為了“占山頭”、趕在競爭對手之前搶占有利地形,餐飲企業一般都力圖在最短時間內多開分店,通常采取的模式就是引入加盟連鎖,但真功夫目前在全國的92家餐廳都是直營餐廳。“很多人找過我們要求加盟,包括新加坡、美國、澳洲等地都有人找,但在兩三年內‘真功夫’還不會開放特許經營加盟。”真功夫餐飲連鎖機構總裁蔡達標表示,加盟是一把雙刃劍,當品牌還沒有達到一定程度時,發展加盟形式無疑是自殘。
有業內人士分析,企業一般如果不愿意過早開放加盟,多半是從長遠的發展規劃考慮:其一,為了確保管理及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在品牌的掌控力還沒有達到成熟階段不開放加盟;其二,擔心被克隆,因為加盟店很有可能在掌握了核心技術后就自立門戶,采用同樣的產品、相近的品牌名混淆消費者視聽、以次充好,最后對品牌造成極大損失。
但不開放加盟,這就不可避免地突顯成本問題。要保證所有連鎖店能提供同質同量的產品,在地址租賃、終端建設、人才培訓、物流配送和后勤加工上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
對此,蔡達標坦承“真功夫”正在思考這個問題。獨立經營在目前還不成問題,但由于公司正處于快速增長期,開新店的速度不斷在加快,二三年以后的確會面臨資金需求太大的問題。“真功夫”也在考慮與投資商及銀行資金洽談,在未來可能吸納風險投資,以保障資金需求能被滿足。
拉長戰線 暗藏隱憂
北京一家中式快餐企業認為,中式快餐現在就走全國連鎖戰略,風險非常大,并不容樂觀。“如果是在外地發展加盟還好點,至少資源壓力會減小很多。”這位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式快餐市場的競爭對手太多了,廣州、上海和北京的餐飲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如果企業不先集中在一個區域發展,而急于全國擴張、三地發力,無疑將分散資源,失去競爭優勢。
而“真功夫”卻認為中式快餐已經到了全國連鎖的時機。在2003年及2004年,“真功夫”不惜巨資請了國內一個著名的調研機構,對北京、上海、廣州等5個城市分別做了兩次大量調研。結果發現,在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中式快餐品牌在各地消費者心目中的總體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盡管在這段時間內,各區域的中式快餐企業并無廣告或宣傳投入。專業研究人員分析:這表明消費者的需求正逐漸擴大并趨向成熟,隨之而來的品牌意識也在加強,當增強到一定程度,即使仍舊沒有品牌主動來進行傳播和建設,消費者也會自發選擇區域內的領導品牌。“全國連鎖在未來勢在必行,‘真功夫’的擴張是基于對行業及自身的客觀評估,我們的確超前了半步,因為不希望錯失占領消費者心智的機會。”蔡達標說道。
中國連鎖協會會長郭戈平認為,“真功夫”突破區域連鎖全國布局,毫無疑問將加快整個市場的發展,同時也帶動顧客更多的消費,使這塊蛋糕做得更大。而突破區域轉為全國連鎖是中式快餐未來發展的必然階段,誰搶先一步誰就就可能擁有了更大的話語權。
盡管如此,還是有專家表示,如果企業提早太多進入行業的下一個發展階段,無疑冒了極大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