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江蘇玩具出口遭遇“廁所門”考驗
不遵守國際玩協守則,退單!
元旦開始,出口玩具正式實行ICTI認證,江蘇玩具業已直面“廁所門”考驗。
根據國際玩具工業協會(ICTI)的新規:從2006年1月1日起,不遵守《國際玩具協會商業行為守則》者,退單。《守則》要求玩具企業必須證明產品是“在人道、環保、安全的環境中生產出來”的。《守則》光對企業的一個廁所就有很多要求,比如男女廁要嚴格分開,不能混用;廁所要鋪地毯;要配防臭劑、洗手液;地面不能有積水;蹲坑數量男女各有多少等等,都有審核要求。揚州一家民營玩具企業的劉總很感費解:以手工為主的玩具企業,本來規模就有限,難道還非得用上星級飯店的廁所么?再說,玩具跟廁所又有什么關系?
劉總的想法頗有代表性。在“玩具之鄉”揚州,當地檢驗檢疫局一位官員告訴記者,盡管相關部門反復提醒、督促,但揚州眾多玩企沉于觀望,通過ICTI認證者寥寥無幾。這就意味著,如果玩企不能通過認證,就無法拿到國外訂單。而這,對依賴出口而生存的玩具業來說,將是致命的。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制造國、出口國。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有近75%的玩具是在中國境內制造的,特別是一些毛絨填充類手工制作玩具,中國企業幾乎壟斷了全球市場。
“對這些新規,國內玩企甚至沒有任何解釋權”,省檢驗檢疫局一位負責人表示,ICTI認證本身,并非是針對中國玩具業的所謂壁壘,而是歐美國家一以貫之的對勞工狀況的關注,ICTI認證對企業在工時工資、工作環境、食宿環境、工業安全、醫療服務等方面都有很嚴格的規定,這對于靠廉價勞動力在國際市場上取得競爭優勢的中國玩具業來說,影響深遠。這位負責人透露,近年來,國外類似標準法規更新修訂越來越頻繁,有的不到兩年就修改了5次,可以預計的是,國內企業需要應對的“規矩”將越來越多。而且不單單是玩具業,今后只要在國際市場上生存,就會被要求兼顧社會責任,重視人權公平,這將是一種趨勢。如果現在還不清楚“玩具和廁所”的關系,被淘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