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落的最大互聯網集團===慧聰國際(上) 作者: 張永利 | 2006年01月15日22時38分 【內容提要】電子商務前景一片光明! 慧聰國際具有獨特優勢!2005年企業處于困難時期!本方案重點分析現狀,怎樣實施策略等等===祝慧聰國際快速騰飛!互聯網企業(慧聰國際)良性循環模型:內部運營 品牌運作 風險注資 提升業績一 現狀分析:二 戰略簡析:三 戰術分析:四 重點策略:(三人策略)(本套方案由于內容太多,分上,中,下三部分)
被冷落的最大互聯網集團===慧聰國際(上)
一 現狀分析: 二 戰略簡析: 三 戰術分析: 四 重點策略:(三人策略) 五 推薦文章:
電子商務前景一片光明! 慧聰國際具有獨特優勢!2005年企業處于困難時期!本方案重點分析現狀,怎樣實施策略等等===祝慧聰國際快速騰飛!
互聯網企業(慧聰國際)良性循環模型: 內部運營===品牌運作===風險注資====提升業績
為什么取這個題目: 1被冷落: 2003年12月慧聰國際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時,可謂風光無限,而在2005年,慧聰國際連續幾個季度虧損,不斷出售旗下公司,惡性傳聞不斷===等等。慧聰被大眾,媒體還有資本冷落! 2 為什么號稱大: 慧聰國際涉及領域: 僅線上:中國行業門戶(64個行業),搜索引擎(中國搜索,行業搜索引擎),即時通訊(買賣通),電子商務(買賣通),行業研究院等等! 在互聯網領域好像還真沒有幾家公司比的過慧聰國際!
一 現狀分析:
一 行業分析: 行業環境:===電子商務樂觀前景! 電子商務市場的潛力不容質疑,前途及趨勢也是無可限量。 2005年7月,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1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6月30日,中國互聯網用戶突破1億大關。 隨著互聯網使用的廣泛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清晰地認識到BtoB電子商務的價值所在。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在經歷了的短暫沉寂之后,憑借多年發展的沉淀,已全面走向復蘇,開始蓬勃發展。預計到2006年,全球BtoB交易額將達到12275億美元,占整個電子商務交易額的95.6%。據專家預測,未來的五年里,中國BtoB電子商務還將以高達120%的速度增長向前發展。 今年中國BtoB令人鼓舞的大事頻頻見之報端,如"萬網推出買麥網"、"阿里巴巴聯姻雅虎中國"和多家國內外網站及風險投資資金以各種方式宣布入主中國B2B電子商務市場等等。種種利好消息刺激之下,中國BtoB整個行業呈現出空前的發展態勢。 二 競爭對手分析: 對內主要競爭對手: 阿里巴巴 對于阿里巴巴目前在國內的影響力乃至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得不承認阿里巴巴是國內規模最大、最具競爭力的B2B網站。一直以來,阿里巴巴依靠其龐大規模的客戶資源,以及“誠信通”威脅著慧聰。 買麥網 作為萬網的延伸,買麥網是一個完全專注于買和賣,并融合了搜索功能的電子商務平臺。依靠中國萬網的客戶群作為買麥網的基礎,憑借中國萬網多年來積累的市場影響力,買麥網將會在BtoB市場中占領一塊屬于自己的天地。 網庫黃頁(后起) 網庫黃頁借助“多媒體黃頁平臺”與“矩陣式構架”這兩只強有力的雙翼已經積累了10萬家注冊企業客戶,目前,網庫黃頁已經在全國建成并運行600個城市114網(如北京114網,鄭州114網等)!而網庫“矩陣多媒體黃頁平臺”這一多媒體黃頁提供方式被業界認為是網絡黃頁發展的最新趨勢。11月份,又成功引入風險投資,并將原黃頁網站“網絡114”改名“商格里拉”! 各自企業的優勢劣勢分析(略) 對外貿易競爭對手(即將):(略) 阿里巴巴 中國制造網 環球資源網(Ebay攜手) 三 慧聰與阿里巴巴:重點解析 品牌分析: 慧聰國際:贏造企業網上貿易!品牌再造時間不是太長!慧聰商情在線下有很大知名度! 阿里巴巴:全球最大的網上貿易市場!國內BtoB領域的領導品牌,現在無論品牌知名度還是企業認可度,都勝慧聰一籌! 戰略方向: 慧聰國際:回歸===專注互聯網電子商務BtoB領域! 阿里巴巴:擴散=== 電子商務BtoB,CtoC,搜索等領域! 當今處境: 慧聰國際:業績,丑聞不斷! ==困難時期! 阿里巴巴:購并,注資,整合!==紅的發紫! 產品線: 慧聰國際:線上產品:慧聰門戶,買賣通,行業搜索引擎,中國搜索,市場研究等! 線下產品:慧聰商情廣告,中國行業資訊大全等! 阿里巴巴:線上產品:阿里巴巴門戶,貿易通,雅虎搜索,網絡實名,淘寶網,支付寶等! 市場運作: 慧聰國際:2005年對外廣告投放減少,側重展會和行業供需見面會的參加! 阿里巴巴:阿雅合并的公關事件,使阿里巴巴的曝光率全天下皆知,資金充足,廣告投放加大! 資本運作: 慧聰國際:2003年12月香港創業版上市,一時成就輝煌,但現在股價為1.6港元,市值為750,154,295HKD,約合1億美元左右!歷史:曾經有IDG注資! ===現在一直受股市波動而煞費苦心! 阿里巴巴: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并購雅虎,雅虎陪嫁10億美金,專家估算現在阿里巴巴市值40億美元左右! ===阿里巴巴是未上市的香餑餑,一家被風險投資商看好的互聯網企業! 慧聰和阿里巴巴之間的摩擦: 1 2004年初,誠信通和買賣通抄襲風波! 2 2005年3月,慧聰,阿里域名風波! 3 線下行業供需見面會,網商大會之間的沖突! 四 自身分析:(外在層面――簡略) 優勢分析: 1 品牌形象:中國行業門戶,64個行業頻道,中國最大的行業門戶! 2 線上產品:買賣通在電子商務領域處于領先位置,行業研究在電子商務領域有獨到優勢! 3 線下產品:《慧聰商情廣告》,《中國行業資訊大全》,在企業領域有絕對優勢! 4 線下活動:行業供需見面會的運作! 5 慧聰的傳奇歷史,實業起家,到現在已經成立14年! 劣勢分析: 1 品牌形象:電子商務第二品牌!品牌再造剛剛起步! 2 2005年的財務報告不是太理想! 3 外部對企業的負面報道比較多!
二 戰略簡析:(專注戰略==個人推測)略
慧聰的最近動作集錦: 1 2005年5月30日,慧聰國際(8292.HK)發布公告,將旗下代理電視廣告業務的華媒盛視的全部股權轉讓給美國上市公司MetaphorCorp.(MTPH.OB)。 2 2005年8月22日,慧聰國際宣布將中搜42.5%的股權作價474萬美元現金,轉讓給Fidelity、IDGLP、Legend及宇聯投資。 3 2005年 7月1日,慧聰網宣布為其買賣通增加VIP會員服務,該服務將成為慧聰網對其13年所積累資源的又一次整合。 戰略轉型:縮減業務領域,向互聯網企業靠攏! 戰略理念:### 戰略目標:電子商務第一品牌! 戰略規劃:### 戰略選擇: 品牌層面:### 產品層面:### 市場層面:### 分析:###
三 戰術分析:(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一 優勢策略分析: 線上: 網: 1中國行業門戶:64個行業頻道!===中國最大的行業網站!贏造網上貿易! 2 慧聰行業研究院:針對不同行業編寫市場研究報告和資訊管理系統! 3 買家部:互聯網電子商務領域最大的買家信息收集團隊! 線下: 刊:《慧聰商情廣告》和《中國行業資訊大全》上百萬家企業資源!===轉化為網上資源! 會:在全國各地組織供需見面會和參加行業展會! 二 急需補充分析: 品牌理念:互聯網電子商務第二品牌!趕超策略! 線上: 1 首頁幾大優勢產品突出策略: ### 2選擇最佳時機高調推出英文網站! 線下: 在開展展會和供需見面會的同時,多增加公關活動! 注重大眾群體: 慧聰現在太注重商人,企業!而忽視了大眾群體! 大眾群體的分析:雖然這部分人群不能給企業直接帶來效益,但如果他們認可,經過口碑相傳,慧聰的品牌,知名度會大大提高! 三 新增策略分析:
### 被冷落的最大互聯網集團===慧聰國際(下) 作者: 張永利 | 2006年01月15日23時05分 【內容提要】電子商務前景一片光明! 慧聰國際具有獨特優勢!2005年企業處于困難時期!本方案重點分析現狀,怎樣實施策略等等===祝慧聰國際快速騰飛!互聯網企業(慧聰國際)良性循環模型:內部運營 品牌運作 風險注資 提升業績一 現狀分析:二 戰略簡析:三 戰術分析:四 重點策略:(三人策略) (本套方案由于內容太多,分上,中,下三部分) 被冷落的最大互聯網集團===慧聰國際
一 現狀分析: 二 戰略簡析: 三 戰術分析: 四 重點策略:(三人策略) 五 推薦文章:
三號人物:資本運作高手:
目的:幫助慧聰國際在資本運作上走向正常軌道! 一 資本一路走來: 1 慧聰國際2003年12月香港掛牌,獲9.6倍認購集資1.25億港元! 2 慧聰國際(香港創業版:8292)在日前公布的2005年第三季度財報中顯示,集團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額約人民幣3.5680億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2222億元。但是慧聰無法回避的是,其虧損仍在繼續擴大,前三季度累計虧損達2553萬元,其中僅第三季度就虧損1444萬元。 3 香港上市中國概念股今日行情 (單位:港元) 股票名稱 股票代碼 開盤 最低 最高 收盤 漲跌額 漲跌幅 成交量 市值 市盈率 小時 日期 慧聰國際
HC INTL 1.62 1.61 1.64 1.63 0.00 0% 834000 HKD 759,472,982 15.41 2:59am 12/29/2005 二 現狀分析: 惡性循環:企業虧損===追求業績===仍然虧損 轉變到: 分析現狀===找出根本===風險投資===良性運作 外界分析: 1 電子商務領域的大好前景有目共睹,2005年風險投資商進入BtoB領域不止一家,風險投資商忙著搶著找電子商務企業(本身有獨特優勢資源)! 2 好像外界有很多大眾和互聯網內部領域并不知道慧聰國際是上市公司,然而同樣在香港上市的有騰訊QQ,TOM在線,但慧聰國際被大眾,外界媒體明顯冷落,至少2005年如此! 自身分析: 1 2005年,進一步整合線下和線上產品,相繼賣出華媒盛世和中搜在線等業務,專注電子商務! 2 集團營業額比去年同期要高出一部分,但由于運營成本增加,慧聰國際出現自創立以來首次虧損! 3 ### 4 說句實話,慧聰好像還是以實業公司自居(信息服務資訊提供商),如果今后戰略上想望互聯網靠攏,就應該好好研究一下互聯網的概念理論,有很多互聯網企業都是靠忽悠贏得風險投資的(在引入風險投資當時都是虧損企業,甚至燒錢不止燒了一年),如今年度利潤也就那么一點點,然而在股市上卻紅透了天,因為他們讓投資者看到了企業將來發展的美好愿景!===慧聰這一點非常欠缺! 三 實施策略: 1 自身觀念上的轉變! 由于郭總是干實業,賣商情廣告起家,所以做起事來首先考慮的是利潤!(從1992年創業到現在,慧聰國際首次出現虧損業界就大驚小怪,你問問其它互聯網公司的現在精英們,從他們創業開始,虧損多長時間,燒錢燒了幾年)暫時虧損并不可怕,在加上由于慧聰是上市公司,必須看著香港股東的臉色行事,但現在最重要的是領導在觀念,理念上不要把暫時虧損看的太重,最主要的是分析原因===問題到底出現在哪! 2關鍵是讓加盟者和風險投資商看到公司的希望和發展愿景! 互聯網首先講究的是概念===如何讓股東,讓風險投資者看到希望,看到咱們是股票是超底股,貶值股, 3 企業愿景是宣傳和說出來的,是和風險投資商談判來的,這就需要資本運作高手的進入! 慧聰國際淺析: 慧聰資本: 一:電子商務是塊金礦! 二:慧聰國際具有獨特優勢! 三:股價低谷,風險投資套現的最好時機! 風險:慧聰國際企業自身運作! 四 注: 學學Google,阿里的強勢態度!別一直看著香港股市的臉色來行事,如果讓股東看到慧聰國際將來有大好前途(買股票原則就是買將來),即時現在效益不是太理想,也會得到資本追捧的! 五 后話: 如果兩年后慧聰國際還是這點市值(現市值一億美元左右)的話,那就證明慧聰國際肯定不是電子商務領域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再敢和阿里巴巴抗衡! 然而事實證明,現在,無論慧聰知名度,企業認可度,還是企業自身資源,絕對和阿里巴巴不相上下,我現在建議風險投資家好好研究一下慧聰!
人力來源途徑: 1 內部層面:原有高層側重這方面工作或再選拔領導! 2 外部層面:從公司外部空降高人! 3 借用外腦:品牌方面(奧美),管理方面(麥肯錫),資本運作(摩根)等等!
注: 1 即使慧聰國際現在有這方面的領導,但個人認為這方面的工作做的并不太令人滿意! 2 2006年慧聰國際已經14年了,具有創業者思維的人太少了,今后多加引進這樣的中高層領導! 3 至于工作的具體實施,好像還論不到我指手畫腳,我現在還不夠格?今后就要看慧聰高層領導怎樣指揮,帶領慧聰這艘大船駛向輝煌啦!
五 推薦文章:
1 誰是阿里巴巴的掘墓人? 2005-03-17 21cnIT頻道 http://it.21cn.com/info/news/zhxw/2005/03/17/2034229.shtml 2 慧聰為什么做不過阿里巴巴? 2005-07-27 電子商務文摘 http://www.liudong.org/blogview.asp?logID=228 3 慧聰郭凡生面臨三大拷問 多方發難如何收拾 2005年04月02日 財經時報 http://tech.sina.com.cn/i/2005-04-02/1042569489.shtml 4 觀察:兩聲嘆息為慧聰 2005年08月17日 eNet硅谷動力 http://tech.sina.com.cn/i/2005-08-17/1043695748.shtml 5 慧聰國際業績增長 有力回擊不實報道 2005-11-18 天極網 http://net.chinabyte.com/chxjj/105/2200605.shtml
2005年是殘酷的,慧聰前景是光明的,祝慧聰國際一路走好!
本方案到此結束!
聲明:
1 本人最近即將評論中國互聯網行業中的十家企業(中搜,慧聰,百度,阿里,騰訊,新浪等等),奉獻給大家! 2 每一評論都是公正式評論,決沒有抬高某一企業和貶低某一企業之意!方案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3 由于方案本人一般都是站在被評論企業角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怎樣實施策略等等,所以可能帶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4 與商業有關的詞語用##號代替! 5 本人所寫均是評論式方案,一般都有一定的時間延遲性,但個人認為,里面有一部分創意和需要注意的問題,對閱讀者和各位互聯網精英有一定的幫助! 6 本套方案可以轉載,但必須全文轉載! 注明出處! 7 本套方案首發本人博客專欄:http://column.bokee.com/blogger/name/_%D5%C5%D3%C0%C0%FB+.html
張永利 本方案寫于2005.12.31 MSN:my2008best@hotmail.com 郵箱:my2008best@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