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多媒體技術切入 電信業迎轉型挑戰
一直以來,中國的電信市場一直都是在產業環境和政府政策的包裹下前行。在05年全球通信多媒體技術的激烈變革中,中國的電信運營商也正在經歷從傳統業務到多媒體通信業務的變革。
去年11月,某地電信推出Q版ADSL業務,新業務捆綁了QQ會員和在線殺毒功能,引起了電信行業的關注。當時業內就預計,電信運營商這種利用寬帶捆綁增值業務的模式將會涉足到企業用戶及更多商用用戶、已及高端用戶。互聯網業務難道已經開始融合到傳統通信業務當中?
而去年12月底,廣州電信與深圳的互聯天下公司牽手合作,據稱將為廣州電信的幾十萬寬帶商用用戶提供全新的互動多媒體通信增值業務。
業界人士認為,目前這種新型的互動多媒體增值業務的應用,對于業務模式一直緊缺的電信運營商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盡管廣州電信投入的力度,相對于傳統的通信設備業務投入可能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差距,但對于一個積極在轉型中的中國電信來說,全新業務模式開拓更具則具有政治、經濟雙重意義。作 在各級電信運營商尋求新型增值業務的機會下,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公司正在以多媒體及視音頻技術悄然切入通信行業。“我們已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一場革命性的互聯網技術嬗變之中了,互聯網的影像化表達時代已經離我們很近。”互聯天下董事長朱在國如是說。和嬗變的互聯網行業不同的是,電信運營商最大挑戰不單單是業務模式的開拓,而更重要的是對業務支撐技術平臺的選擇,好的業務模式和核心穩定的技術才可能探索最大化的盈利空間。
目前全國的寬帶用戶已經過億,新型的通信業務在不斷涌現,在面臨互動多媒體技術對電信行業的沖擊下,也給了電信運營商重新瓜分市場格局的機會,誰在互動多媒體技術和業務模式上的領先一步,誰就會有望在市場占領更主動的位置。但是電信商不可能獨立的去完成業務模式的建立,只能依托如SKYPE、互聯天下、STI這樣的第三方的公司。
從傳統的的運營業務模式到新的運營模式,電信行業正在經歷一場全新的轉型挑戰,包括技術架構的轉型,新型業務的轉型,運營模式的轉型,由傳統網絡到互聯網的轉型等全方位的轉變。在轉型的過程中,電信運營商只有開發出更新鮮更豐富的綜合增值服務,才能抓住更廣闊的市場與用戶群,不斷發展,創造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