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誕生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
初具規模 這里從無到有只用不到9個月時間就取得了基礎設施建設、吸引19家企業入駐的驕人戰績
集中發展 這里將10多家成都市最著名餐飲企業的原輔料基地“一網打盡”,“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就此誕生
融資獨創 這里鎮政府一分錢沒有投入,幾千萬資金全部由外來投資商組建的安德城鎮建設投資公司“埋單”
保障就業 這里園區全部建成后不僅安德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將得到解決,還會有相當數量的缺口對外提供
一邊是熱火朝天的廠房建設工地,一邊是花開尤盛的廣闊油菜田;一邊是大蓉和、老房子、棒棒娃等成都一流餐飲企業原輔料基地的已經入駐,一邊是業內一個又一個大佬的大步跟進。
這個位于成都市區30公里外的郫縣安德鎮上的“成都現代工業港中小企業園”,從無到有,用了不到9個月的時間,不僅實現了“完成土地平整、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形成1000畝承載能力、吸引19家企業入駐”的驕人戰績,而且將10多家成都市最著名餐飲企業的原輔料基地“一網打盡”,平地里讓一個“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橫空出世!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這一系列成績的取得,安德鎮政府一分錢都沒有投入,幾千萬元資金全部由外來投資商組建的安德城鎮建設投資公司“埋單”,并且對外招商引資還以該公司為主。
據介紹,園區內的企業大都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為了促進本地勞動力的充分就業,安德鎮還別出心裁地創造了一個“三同步”,就是簽署用地協議與用工協議同步,確保優先使用本地勞動力;企業廠房建設與勞動力培訓同步,保證勞動力具備相關技能;最后就是企業投產與勞動力正式上崗同步。
據了解,目前已經投產的宏江實業包裝項目已吸納了30多人就業,而正在建設的丹丹食品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在400人左右,“這19家企業的用工,總量肯定在1000人以上,園區全部建成后,不僅安德鎮的勞動力就業問題將得到解決,還會有相當數量的缺口對外提供”。
這樣的“好事”究竟怎么來的?記者通過采訪了解到,這些都源于安德鎮政府獨創的“T-BOT”融資新方式。
安德鎮:融資新方式是這樣找到的
“我們是在幾乎一無所有、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成為優先發展鎮的,發展產業舉步維艱。”安德鎮黨委書記高建倫昨日向記者介紹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我們曾經設想過以目前比較流行的BT、BOT模式引入資金,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但發現這樣雖然付款的時間延后,仍然沒有能力籌措到回購的資金,于是也就作罷。后來聯系到一家叫四川世創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的企業,雙方經過長時間的磋商,達成了T-BOT(共同-建設-經營-發展)的融資新方式和共建企業園區的協議。具體而言就是世創公司等股東后來成立的安德城鎮建設投資公司,按一定價格先期支付拆遷安置的土地款,完成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隨后以這個公司為招商引資的主體、政府協作,引進其他企業入駐,集中發展產業。”
除了融資方式,園區建成之后將主要吸引哪方面的企業入駐也成為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開始我們去廣東等地考察,準備在這里做建材企業園區,后來發現這不僅在全國范圍內沒有比較優勢,就是大成都范圍內,類似的成熟市場和園區也已經比比皆是。于是我們把眼光投向了別處,去年中國國際美食節的舉行等一系列因素,使我們基本鎖定了建設‘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的目標,這可是獨一無二的啊!”為了吸引餐飲巨頭的入駐,安德鎮政府還專門開列了一個企業“招賢名單”,名單上紅杏、大蓉和、潮皇閣、老房子、順風、皇城老媽等赫然在列。“我就照著這個單子,順著羊西線一家一家地去拜訪。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少企業積極響應!”高建倫樂呵呵地說。
投資商:這里非常適合集中發展產業
投資商為什么會選擇在安德傾注巨資建設園區?園區投資方安德城鎮建設投資公司總經理顧明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答得相當坦誠:“我們選擇在安德投資時,它還不是優先發展鎮,其商業價值也沒有得到業內的充分認識;而根據我們考察海外及沿海地區房地產發展的經驗所知,工業用地將逐步擺脫無序狀態走向有序發展、集中發展,安德鎮距成都市約30公里,上風上水,區域優勢明顯,是非常適合集中發展工業用地的。另外,從長遠看,工業園區發展起來之后,我們在這里進行商住房地產開發,無疑也是搶占了先機。還有一點,公司的幾個股東,包括我在內,都有做產業的經歷,這種發展產業的情結也影響了我們做出這樣的選擇。”
入駐企業:我看中這里的規模效應
那么,企業又憑什么要在這里落戶呢?順風肥牛作為一家主要從事北派火鍋經營的餐飲企業,其經營規模在成都的火鍋圈內排到相當高的位次,其董事長倪君昨日與安德鎮達成了投資3000余萬的巨額協議,“從交通位置等方面看,安德鎮并不具備太大的優勢,我更看重的是這里是基本匯聚了所有成都市的大型餐飲企業的原輔料基地,形成了較大的規模效應。進入其中,一來對我企業的‘對外形象’有利???因為這是‘中國川菜產業化基地’;二是有利于我們大型餐飲企業間的業務往來和內部交流,這對我們互相切磋、提高業務水平和聯合對外采購是有幫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