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催生新并購時代 龍頭企業加快重組
國務院近日發布《關于加快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通知》,進一步強調了推進產能過剩行業結構調整的總體要求、原則和八項重點措施。自去年底以來,相關部委已多次發文"狙擊"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推進結構調整。而身處過剩旋渦中的相關上市公司也早已通過重組、改造、淘汰等手段加快了結構調整的步伐。
六大行業產能過剩
《通知》明確指出,鋼鐵、電解鋁、電石、鐵合金、焦炭、汽車等行業產能已經出現明顯過剩;水泥、煤炭、電力、紡織等行業目前雖然產需基本平衡,但在建規模很大,也潛在著產能過剩問題。從這些行業涉及的眾多上市公司近期的業績表現來看,產能過剩帶來了普遍的產品價格下跌、庫存上升,企業利潤增幅下降。像水泥等個別行業在2005年年內甚至出現了全行業性的業績下滑和虧損。
不過,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在拖累上市公司業績的同時,也為推動行業結構調整提供了機會。據記者采訪了解,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特別是龍頭企業,其結構調整的步伐早已展開。從上市公司所用措施來看,《通知》八項重點措施中提到的重組、改造、淘汰等手段都已被廣泛采用。
不少上市公司也表示,由于落后產能多集中于中小工廠,規模較大的上市公司在嚴格新上項目、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過程中獲得正面效應較大。
推進技術改造、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項目也幫助不少上市公司中的龍頭企業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取得了先發優勢。G寶鋼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一直著力投資技改項目和附加值較高的新產品,在高端產品上確立了自身的競爭優勢。2005年公司就有包括寬厚板軋機工程及配套連鑄工程、1800冷軋工程等一大批重大技改項目的陸續投達產,高端產能的提升反而幫助公司度過了行業低谷。G上汽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在產業發展政策的支持下,過去的一年在自主品牌建設上下了很多工夫,批量生產的目標正處于循序漸進之中。
龍頭企業加快重組
目前,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都存在產業集中度過低的問題,這也是產能過剩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產業結構調整的壓力之下,一些存在產能過剩行業中兼并重組明顯加速。
一些有實力的大型上市公司,以資產、資源、品牌為紐帶頻頻實施跨地區、跨行業的兼并收購。如通過重組并購做大做強的典型之一寶鋼今年與馬鋼簽署了合作協議,并傳出與八一鋼鐵密切接觸。鞍本合并也已于近日掛牌,產能超過寶鋼達到3500萬噸。而在這場并購熱潮中,外資戰略投資者的身影也不斷涌現,米塔爾去年成功控股了華菱管線,水泥行業的G海螺、G華新也先后引入了戰略投資者。
業內人士稱,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了新的并購時代,重組并購活動將會在更多存在產能過剩隱患的行業中流行。 (記者 張喜玉)
產能明顯過剩行業涉及的主要上市公司
行業 上市公司
鋼鐵 G寶鋼、G武鋼、G本鋼、G鞍鋼、G首鋼
電解鋁 蘭州鋁業、關鋁股份、焦作萬方、云鋁股份、G中孚
焦炭 山西焦化、G安泰、G煤氣化、黑化股份
汽車 G上汽、一汽轎車、東風汽車、G江汽、福田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