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塞吉·布林對Google在中國的前景表示憂慮
6月8日消息,據(jù)美國《國際先驅(qū)論壇報》報道,Google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塞吉·布林(Sergey Brin)并不能完全確定在中國采用自我審查機制是否正確,這意味著該公司未來有可能放棄其中國搜索引擎Google.cn。
今年初,Google創(chuàng)建了Google.cn,服務器設在中國。毫無疑問,Google.cn采用了自我審查機制,對一些敏感關鍵字進行了過濾。Google希望在自我審查機制和該公司的宗旨“永不作惡”(Dont be evil)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因此仍然繼續(xù)在中國提供未經(jīng)審查的搜索引擎Google.com。
但在本周,布林對Google的這一策略是否正確已經(jīng)不再那么確定。本周二,他在接受國外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們當時認為,如果在原則上做出一定的讓步,我們也許可以為中國用戶提供更多信息和更有效的服務,收到更好的效果。但目前看來,也許堅持原則的方式更為有效!
布林同時表示,在決定是否改變現(xiàn)有策略之前,Google將繼續(xù)提升Google.cn搜索服務。Google表示,如果不能在信息服務和滿足當?shù)卣咝枨笾g找到平衡點,該公司將重新評估Google.cn。自推出采用自我審查機制的搜索服務以來,Google在美國遭遇了來自各個方面的批評,但該公司一直不愿做出調(diào)整。Google主管全球通信和公共事務的副總裁埃里奧特-斯卡拉奇(Elliot Schrage)今年2月在美國國會人權委員會表示:“我們將密切關注中國的最新動態(tài),包括新出臺的法律和其它限制,但我們短期內(nèi)不會改變決定。”
布林此前就曾對自我審查機制表示過憂慮,他上月在Google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我并不確定它將走向何方,現(xiàn)實中存在著太多復雜的政治和技術因素!笔聦嵣希珿oogle在中國的競爭對手都已經(jīng)同意采用審查機制,其中包括雅虎。同競爭對手有所不同,Google.cn在搜索結果中明確地告訴用戶,“據(jù)當?shù)?a target="_blank">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部分搜索結果未予顯示”。布林本周二表示,盡管Google一直致力于增加透明度,但同其它搜索引擎相比,Google承受了更多的國際批評。
布林同時表示,雖然Google.com和Google.cn在中國同時并存,但只有1%的中國用戶使用后者,這主要因為Google.cn的搜索結果在質(zhì)量和數(shù)量上都無法同主搜索引擎相比。Google首席執(zhí)行長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今年4月訪華時表示,Google已經(jīng)將中國市場視為未來發(fā)展的重點,該公司位于北京的研究中心今年中期將擴大至150人。
|